第五十四章 一只蹦上飞机的井底蛙(2 / 3)

来时代是什么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是创新型人才。

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已经落伍,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在教育的所有要素中,最好变,也最不好变的就是华夏一千多万的教师,而你们才是教育末来的决定者。

我们的教育思想,要从过去加工,转变过来。教师们!你们不再是官,也不再是师,你们只是学生向上的台阶,你们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去试错,去学习,去领悟。

你们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对,就是服务者,也只能是服务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未来,学生才是希望。未来和希望是没有被我加工的学生,他们才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弄潮儿。

顾敏教授讲完,显然他很累,这次演讲,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体力。他伸出白皙纤常的手指,拿起讲台的矿泉水,大口喝饱,然后放下。按照刚才台下一千多名受训教师的热情,此时掌声应该如潮水响起。

可是会场却是寂静如夜。

死一般的尴尬。

所有教师处于怒惊之中,如果不是长久积累下来的教质在束缚着他们,他们一定会有更过激的行为。

没有人会伸出脖子,一个挨着一个,自觉的走向断头台,被大刀砍头。除非他们被教育(洗脑),才会这么作。历史上有这种情况,现在也不新鲜。前提是你要教育成功,或者面对是头脑简单的人群,而教师恰恰不是这样的人群。这还是初次被教育,教育的还是教师群体中最杰出一群人,结果可想而知。

这一群人心中只认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群教师每天都在实践,而且每天都在思考,思考着各种教育理论和思想。他们接受的太多了。如果只讲人类、国家、民族如何,这个群体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果讲教育,他们都有一条标准是骡子是马,那拉出来遛一遛。如果让他们自己割自己一刀,对不起,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

很多优秀教师和名师,都是靠什么起家的,就是靠加工、训练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才能在学校和社会上安身立命,才能傲视同事,才能不仰视校长。因为,校长也会求到他们,校长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不也想考个好学校吗!

现在顾敏教授告诉你们,你们过去作的就是个屁,你们不能不认,你们再这样做,注定是罪人,是开历史的倒车。

教师们没有开骂,已经是很有素质的表现。

顾敏教授不愧是大学问家,笑着说看样子,大家不认同我的观点!这很正常,真理不争不清,不论不明,不行不显。只有在与不同想思对撞中,在日后的教育行动的检验中,才能知道谁对谁错。

然后潇洒转身离开讲台。

第三天,主讲是京城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院院长刘冲,他主要讲了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了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内涵是社会,国家、自然都是课堂,不仅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活动时,他们都在学习,都在成长。

这个观点也博得广大在坐教师的认同,给予热烈的掌声。

当他指出这类课程会在华夏部中小学开展,课时与体育相同,此时台下乱成一锅粥。至于他讲的中小学生的教材变化,根本就没有教师听。

刘冲很尴尬的走下讲台。

第四天,上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官员,讲了后续教育培训的按排。还有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思路,总之,就是西粉,这次顶层课程设计主要是参照西方国家学校课程,进行一次由上而下的课改。

下午,安司长主讲教师管理,他强调了教师在此次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课改的成功,国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