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绝对不能原谅的错误(1 / 4)

她搂着姚欣怡,一双手在姚欣怡后背不停的拍打着。

说心里话,德克连安娜对姚欣怡特别的喜欢。

喜欢的程度,不会低于巫晓兰跟姚向阳。

她没爱过谁,也不知道爱是一种什么滋味,至少,对姚欣怡的付出,是德克连安娜的心甘情愿。

或许,这就是女性共有的温柔善良的一面。

特别对姚欣怡刚来时对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交流方式诸多方面的不了解,德克连安娜经常带她出去走走,因材施教诱导她怎么去和本地人交流等等诸多方面,以身作则。

当然,也包括做人做事,言传身教。

而姚向阳跟巫晓兰在这方面,却是短板。

他们俩那一会连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都很难,两个人同样离不开德克连安娜的指导和纠错。

她们俩能带给姚欣怡的是,吃苦耐劳精神,以及东方人勤俭持家美德。

要说来自姚欣怡身上的傲骨与娇贵,包括贵族气质,都是德克连安娜的谆谆诱导所致。

受到高等教育熏陶的德克连安娜,给姚欣怡在气质这方面完全脱离了姚向阳跟巫晓兰的小农经济的底层人生存逻辑的影响。

即便在姚欣怡身上,时不时还能暴露出和巫晓兰身上一样的粗野莽夫的行为与蛮横,但毕竟还是德克连安娜的高贵与修养在姚欣怡身上占大多数。

我们说近朱皆赤,近墨皆黑,用山野村夫来形容当初到凯达尔市的姚向阳跟巫晓兰,一点不过分。

即便两口子都是高材生,但来自板胡镇农村村民土里土气的乡规民俗,在她们俩身上还是根深蒂固。

从小学到高中,姚向阳跟巫晓兰都是在农村读的书。

那一会的姚国柱,才是生产队队长。

他爸爸姚国柱从队长做到书记,是姚向阳从小学读到高中的开始。

直到姚国柱当上镇计生办主任之后,姚向阳才考上大学,总算离开板胡镇那块恨悠悠的土地。

大学毕业不久,来到东海市找工作。

刚进入一家奢侈品商场担任业务经理,从老家传来他爸爸姚国柱得罪乡民的种种呼声,闲言碎语令姚向阳曾几何时为之苦恼。

通过努力,他利用爸爸姚国柱提供的第一笔资金,承包了奢侈品商场的柜台,自己跟巫晓兰成了自负盈亏的个体户。

到了第三年,他一个人跟巫晓兰合作,将整个奢侈品商场一举拿下。

又过三年,姚向阳融资千万,准备跟巫晓兰回到凯达尔市。

就在这节骨眼下,得知姚国柱的噩耗。

失魂落魄赶到老家的姚向阳姐弟三人,在听到所有乡邻骂声一片的档口,不敢造次,偷偷的将姚国柱埋葬。

怀着对东海市人的憎恨,愤然离开东海市,在凯达尔市定居。

尽管在巫晓兰怀孕姚欣怡的时候,他们就有了打算将姚欣怡生在凯达尔市,成为凯达尔市的永久居民。

但读书选择在东海市,因而就有了姚欣怡在小学到中学时代,跟苏晓刚、郑海鹏等人有了同学1经历。

也就在这个时刻,姚欣怡身上具有了东方人的传统文化。

那可都是姚向阳跟巫晓兰在国外,将姚欣怡丢给外公外婆照看时的功不可没。

巫晓兰爸爸妈妈所谓的教书育人的一整套所谓经验之谈,在姚欣怡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可以说,姚欣怡同样是嘴里衔着金子来到这个世界上。

不仅是小时候的娇生惯养,长大了还是奶腔的姚欣怡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直到跟苏晓刚两个人接吻时,被郑海魄一伙人当场逮到,东窗事发,才重新回到凯达尔市。

如果不是这样,姚欣怡在国内读大学,凭她的海外学子身份,顺理成章的成为优先加分还有减分进入东海市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