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就是冷锋可以给自己的军队装备再先进的武器,但是在人数方面,依然还无法支撑他掌握更多的地盘。
虽说兵贵精不在多,但是在没有基本盘的情况之下,每占领一个地方,都要留下相应的人员。
就算可以从这些占领的地方,选拔一些人员来参加地方事务的管理,但是冷锋这边也必须要有相应的人员,留下来镇压可能存在破坏分子。
这样一来,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分散冷锋部队的人员。
哪怕就是冷锋刻意的保持了军队人员的数量,但是如果永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最终会将他的队伍给拖垮掉。
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停的扩大自己的队伍,才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地盘需要。
会议结束之后,冷锋这边并没有立刻展开行动,不过已经制定了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计划。这和当初冷锋在洪山庄制定的主要方针吻合,就是继续对蒙古人占领的地盘发动攻击。
在冷锋的计划当中,他不会去主动占领朝廷掌握的地盘,毕竟那些地盘不是那么好拿的。虽然冷锋可以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占领那些地盘,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和朝廷彻底翻脸。
而且朝廷的地盘都在蒙古人占领地的另一边,就算是朝廷将那些地区交给他,他也不会去接手。
在冷锋的计划之中,只要从蒙古人的手中逐步蚕食地盘,那么这些地盘就会真正的成为他自己的,根本不用去考虑朝廷的问题。
毕竟这些地盘严格意义上来说,与朝廷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冷锋能够将其从蒙古人的手中夺取回来,那就是民族英雄。
就算是冷锋不将这些土盘还给朝廷,他也是站在大义的一方。而且冷锋并没有像北方的义军那样,直接竖起大旗自立门户,还是以南方朝廷的子民身份在和蒙古人作战。
更关键的是,经过冷锋治理之后的地区,人们对于冷锋的认可度已经超过了朝廷。
他们根本不愿意重新回到朝廷的统治之下,毕竟冷锋带给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除了能够让他们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之外,还提出了让他们翻身做主的口号。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最为看重的就是土地。
毕竟这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而真正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除了极少数的富农之外,基本上都是地主豪强。
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的二八定律,冷锋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贫富差距,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但是这个时代的差距还要大,所有的土地只掌握在少数的人手中,这部分人连百分之八十都没到,最多也就百分之五左右。
如此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形成了一个严重畸形的社会。
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
这样的社会注定是不会长久的,老百姓但凡是能够看到一点希望,也不会再想着回到过去的那种生活。
而冷锋给他们提出来的这两点,其中第一点已经达到了,在冷锋所占领的地区,那些老百姓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至于第二点,虽然不是像土地那样,可以立刻就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但是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尊重的感觉有的时候比物质还要重要。
只有让普通老百姓感觉他们受到了尊重,才可以让他们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在对地方的治理当中,冷锋也实行了全员选举制度,让他们自己推选出地方上得德高望重的人参与治理。这样一来,之前那些受到压榨和奴役人,立刻就感觉到了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这种政治方法是冷锋从后世的实际经验之中照搬过来的,已经被历史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和当年伟人所领导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