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轻轻叹息一声,说道:“咋考虑?”
“咱现在有十三个儿子。”
“等到他们成家立业,哪怕每人只生两个儿子,咱都会有二十六个孙子。”
“加到一块儿,咱就有三十九个子孙。”
“要是这二十六个孙子,每人再给咱生出两个重孙……”
“五十二个重孙,再加二十六个孙子,十三个儿子,这就是九十一个。”
朱皇帝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也就是说,咱需要养活九十一个宗室,可是咱标儿呢?”
“咱标儿大概需要养活两百左右的宗室。”
“等到了咱大孙的时候,宗室的数量可能会突破五百。”
“要是一直都这么增长下去……”
想到未来有可能无穷无尽的宗室数量,朱皇帝又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一百两百的宗室好养,三千五千的宗室也能养活。
可要是宗室的数量达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呢?
这他娘的,谁能养活这么多的宗室?
要不是考虑到咱标儿还需要他那些兄弟们做帮衬,咱甚至连三代降等袭爵的待遇都不想给!
咱老朱要留给标儿的是一个安稳富庶的大明,不是未来有可能无穷无尽的宗室包袱!
嗯,老二、老三、老四还有老五,终究还是要优待一二的。
这几个可也是咱朱重八和妹子生的亲儿子。
也不能太亏待了他们。
朱皇帝的思路越想越偏。
李善长和刘伯温还有徐达、常遇春四个人却陷入了沉默当中。
上位终究还好一些,因为上位的子孙再多,也是国库向宗人府拨钱供养。
自己家呢?
一个儿子两个儿子还无所谓。
可要是这些儿子都生出来一大堆的孙子,自个儿的俸禄还能供养得起吗?
是,自家的子孙可以堂而皇之地出仕做官拿俸禄,可是谁又敢保证,自家的子孙后代一定就适合做官?
万一出个脑袋有包的,非得跟那些乡贤士绅们搅和在一块儿,别说自家的爵位能不能保得住,可能连九族老小的脑袋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看来以后还是得少生几个儿子,最起码不能生太多。
……
杨少峰最近很头疼。
这他娘的究竟是招谁惹谁了?
莫名其妙的被老登和小登算计,被李文忠算计,被沐英算计,被李善长那个老匹夫算计。
合着本官来南京就是遭人算计的?
“为夫不想再来京城了。”
杨少峰吸溜了一口小龙团,随后又面无表情地瘫在躺椅上,絮絮叨叨地说道:“为夫发现了,来一趟京城,就得被人算计一次。”
“来一趟京城,家底就得被人掏走一分。”
“这回好,宁阳千户所和宁阳县学、登州大学、登州十所县学,全都被人给掏了。”
“关键是他们不光算计为夫的东西,他们还赖在咱们家吃饭。”
“一个个儿的,真是半点儿礼节都不讲了!”
要是按照正常的礼节,像黑芝麻汤圆、李文忠、沐英他们几个来驸马府,起码得规规矩矩的递上拜帖,约定好上门的时间,再带着伴手礼和正儿八经的礼物。
问题是黑芝麻汤圆他们几个也不拿驸马府当外人啊。
这一个个的就跟土匪似的说来就来,来了还得连吃带拿。
尤其是那颗黑芝麻汤圆,竟然振振有词地说“小弟来自个儿姐姐家里还要递拜帖,带礼物?”
“不是,姐夫你什么时候见过民间的小舅子去姐夫家还要送拜帖的?”
“不都是想去就去了?”
“再说了,我来我姐家吃饭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