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女尊文里的病弱表哥(二十三)(2 / 3)

也是最多的,不仅为她延请了名师大儒教授学问,兵法谋略更是从不曾落下,还早早便为她定下了与长孙家大郎君的亲事,为她寻找得力的岳家。

本以为她会如自己所设想的那般,长成一个顶天立地,文武双全的伟岸女子,可谁曾想物极必反,或许是自己对她倾注了太多期望,又将她逼得太紧,竟将她养成了畏艰怕难,又耽于享乐的性子。

尤其是在遇到她那侧夫李扶风后,更是像被迷住了心窍一般,放浪形骸,行迹疯迷,做下了不少糊涂事。

她本欲暗中料理了那引得她这般色令智昏的李扶风,可转念一想,不过一个寻常男子,便引得她这般沉溺其中,若是她如今不能勘破这般儿女情长,那自己日后又怎能放心将这偌大的社稷交到她手里呢?

况且又有箫贵君在一旁劝和,说女子风流些倒也无妨,成亲之后便会收敛了,那长孙家大郎君生得雪肤玉貌,像个神仙人物,难道还怕拢不住万俟长歌的心吗?如此思量之下,她才暂时留下了那李扶风的一条性命。

可郦帝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三女儿完全没有理解她的良苦用心,不仅在大婚当日同时纳了侧夫进府,新婚夜更是抛下正夫,与那李侧夫共处一室,让长孙家大郎君成了整个京城的笑柄,也让自己多年对她的苦心栽培成了个笑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每当年过半百的阁老长孙枚跪在她的面前,嘴里不说万俟长歌一句不是,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家儿子受了多少京城夫郎郎君们的多少冷嘲热讽时,郦帝都感觉自己的一张老脸都被这个三女儿丢了个干净。

可说到底木已成舟,又是儿女间的家务事,她也不好过多插手,只能一边下旨申斥万俟长歌,一边给长孙家和三皇夫赐下丰赏。

如此多番折腾下来,她心里对于万俟长歌残存的那些期望都渐渐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可她本以为万俟长歌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优柔寡断,沉溺于儿女情长,既然做不了天下之主,那就当个富贵闲散王女吧。

可谁曾想三年过去,这混账东西不仅没有丝毫清醒,反而还在正夫并无过错的情况下,自作主张与其和离。

消息传到宫中之时,郦帝正与众位内阁大臣共商国是,七八名阁臣当场就变了脸色,纷纷看向了为首的长孙枚。

长孙枚不愧是统领内阁多年的老狐狸,当场便摘了头上乌纱帽,一撩袍角,伏拜于地,声泪俱下地痛陈自己家门不幸,教子无方,这才让自家儿郎做出这种辱没皇家名声的举动。

她姿态谦卑,言辞恳切,看似是将责任全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可郦帝哪里看不出她这是以退为进,在众臣面前向自己讨一个说法。

————————————

没有皇帝喜欢被臣子胁迫,可从万俟长歌素日的言行来看,只要不是个睁眼瞎,都能看得出这件事的责任在谁。

因此郦帝虽然心下对长孙枚有几分不满,但更多的却还是对自己教女不善的羞恼,以及对不让她省心的万俟长歌的气愤。

顶着众位大臣或愤慨,或无奈,或惋惜息的眼神,郦帝只能一边疾言厉色地让人去传万俟长歌进宫,一边又做出一副十分内疚的模样,下了御座,亲自将长孙枚扶了起来。

事情闹到最后,因着万俟长歌死不悔改的强硬姿态以及长孙家不愿再将长孙砚送回三皇女府的明确态度,郦帝最终还是妥协让二人正式和离了。

但这件事后,她也算是彻底对万俟长歌失望了,亲手将人打了二十板子,又削去了她的郡王爵位,下旨让她闭门思过。

至于那挑唆皇女皇夫和离的李侧夫,既然万俟长歌爱他爱得入骨,眼里再也容不下别人,那便灌了绝嗣药,废去位份,留在她身边为贱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