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骆家(3 / 4)

器技术,或许他是把大明的科技实力,工匠水平想的太高了。

于是,魏广德乐呵呵笑着说道:“无妨,就是给个思路而已,能做出来最好,没有也没关系。

不过,下来你们可以和熟悉的工匠私下里讨论讨论,看看其他人有没有办法解决。

不仅是这点火方式,还有刚才你们说的火镰铳,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自生火铳,夷人虽然已经有了这个东西,但限制应该很多。

据朝廷得知,夷人也没有大量使用这种火铳,显然也有许多问题没法解决,他们还是使用和我们一样的火绳铳。”

魏广德笑道,“对了,等夷人把自生火铳送进宫里后,我借出来给你们看看,详细了解其构造,或许就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说到这里,魏广德看着江治说道:“舜卿,此事工部要上心,夷人现在已经大量装备火器,将其视为战争利器。

我大明这些年作战,兵部早就将火器作为最重要的交战武器,工部和兵仗局都应该好好想想,怎么为我大明士卒提供最好的火器用于作战。”

“思云,锦衣卫也要时刻关注夷人火器动向,最好搞到他们最新式的火器让工匠师傅们参考。”

从工坊里出来,魏广德还在对江治说道:“先前那雷师傅想到把火镰装到鸟铳上,这种比较创新的思想,不管是否能实现,至少技术上可行,兵部就应该给这些匠人奖励。

好的火器,就是这种创新的思想下制造出来的,若是大家都墨守成规,按照以往的法子造火器,那十年百年后,我们的火器只会原地踏步不会有丝毫进展。

用银子做奖励,激发匠人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寻找办法很重要。

还有,先前我说的那种底火法,如果有匠人能够找到材料解决这个难题,工部要及时告诉我,对这些匠人,部里也要有重奖才是。”

“善贷,你的意思我懂了,下来我就会让人草拟一个章程,给这些匠人列出奖赏条例。”

江治马上就说道,“对了,夷人真的有那什么自生火铳了吗?”

先前雷师傅说道火镰铳时就让江治眼前一亮,不过在听到魏广德说夷人就有后,没来由心里就是一紧。

堂堂大明,天朝上国,怎么能比夷人还落后。

作为工部尚书,江治觉得这里面有他失职的地方,所以要问个明白。

“思云,还是你来说吧。”

魏广德没有直接回答江治的问题,而是让刘守有来说。

于是,刘守有就把锦衣卫查探到谙厄利亚使团带来的礼物里有的两只自生火铳的消息说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锦衣卫也有火铳,虽然他们的标配是绣春刀,但别忘记下面还有许多卫所。

绣春刀,其实主要是亲兵所和四个骑兵所,也就是所谓的缇骑使用,但其他卫所还是装备明军制式武器。

下面打探到燧发枪的消息,所以第一时间就报了上来。

毕竟,相比鸟铳,燧发枪明显更加先进一些。

知道了来龙去脉,江治微微点头,“没想到夷人居然还有这等心思,能想到如此精巧设计。”

他是工部尚书,手下的工匠能工巧匠无数,自然精细的东西也见过不少。

这年头,不管是东西方的产品,其实大多都没什么技术含量。

只要有样品的,大明的匠人就能轻易仿造出来。

毕竟中国工匠的记忆水平那是相当高的,就算以精密的欧洲钟表,其实现在在大明的能工巧匠点钱也算不得有多好。

想想紫禁城里有多少巧夺天工的座钟,其实都是工匠理解了原理,熟悉了工艺后自己巧思做出来的。

这边说完,魏广德又看着刘守有和他带来的骆秉良说道:“锦衣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