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国 第四十六章 九真(8)(2 / 3)

寻戏三国 鼎宗显义 3401 字 2022-08-11

遭擒之事。黄寻听后说道:“如今我可独占平定九真之功矣”。冷全又将徐四卧底之事告诉黄寻,黄寻听后思考一番,说道:“子煌这招可想差了”。“主将,有何不妥”?“你虽托言追击中伏,受擒脱身,但你与桓纪内讧之事,胥浦之人皆知矣。而你说引桓业伐戴良之辞乃是戴良围攻胥浦不下,所以闻桓家援兵到而退走。但桓业回胥浦之后,必会得知根本没有吴军围攻之事,然后又得闻你与桓纪内讧之事,从这两件事联系,即可得知子煌你是使诈也。徐四乃是你所荐举之人,其在胥浦安得不暴露焉”?冷全仔细思考一番,终于意识到自己未考虑全面,徐四卧底一事还真不能行之。黄寻说道:“幸好你回无编较快,我可马上派人叫徐四回来”。于是让徐大派遣手下之人前去叫回徐四。徐大自探查夷人部落时中了陷井,脚部受伤以来就一直是养伤状态,这时得知徐四将身陷险境,于是派徐二赶快去将徐四召回。冷全对黄寻说道:“主将,如今戴良受擒而未被害。我意不如主将派人前去胥浦交涉,假使托言冷全被擒,所以用戴良来交换我,看看桓业如何区处。若能交换成功,则我可重新回去桓业军中用间,而戴良被主将换回,必对主将生感恩之心,不会再掣肘主将,如此可是一石二鸟之计也”。黄寻思考冷全所言。虽然胥浦守军皆知冷全与桓纪内讧一事,但冷全也帮助桓业击败生擒了戴良,桓业还不知道冷全已经投降吴军。从桓业的角度推测冷全是带领桓业击败戴良来个将功折罪来抵消杀害桓纪的事情也是可能的,这法子倒也可一试。这是桓治也出言说道:“桓家这次派遣来的主帅桓业与我倒有亲近,我可修书一封,备言如今交州局势,或可有用。即使桓业不马上弃桓冲而归朝廷。也能让其坐观时局,不与我军奋力拼杀也”。黄寻闻桓治之言,当下同意,命李开带桓治所写之信,前去胥浦交涉。

桓业父子终于收降完了戴良军降卒,共收降一千三百余人,其余人不是跑了,就是战死。桓业父子于是带领戴良军降卒回归

胥浦。到达胥浦,桓业才从桓纪残兵口中听说冷全杀死桓纪之事。桓业闻得此事,当即与儿子桓季说道:“冷全匹夫好大的胆子竟敢以奴弑主,怪不得非要怂恿我去攻打这批吴军,原来是抱着将功折罪的目的。他以为打了胜仗便能逃脱罪责不成。也该他命硬,追击吴军贪功侍勇,被吴军设伏擒住。不然回到胥浦,我一样拿下他为桓纪报仇”。桓季听到父亲所说,知道父亲已完全放弃冷全了。这时手下来报吴军使者求见。桓业说道:“看来吴军是来赎回戴良了,这可是个好机会,不从吴军拿到足够的好处,我绝不放人”。于是命带来使者进见。李开见礼之后说道:“在下李开奉我主之命前来与贵军交涉一事,还请大帅静听”。“你主何人,有何事交涉”?“我主黄寻,为吴国建忠校尉也。今设伏抓获贵军副将冷全,闻戴良太守亦被贵军擒获,愿用冷全副将交换戴良太守,还请大帅允纳”。“哈哈,好个会算计的人物。冷全不过是我家家将,而戴良却是你吴国一郡太守,这也太不值价了吧。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那家将我根本不需要,要换戴良需得三万石粮草,少一石也不行”。李开回道:“大帅之言我必回复我家主人,只是我来之时还有大帅一位故人托我转交封信给大帅,信在此处,还请大帅阅之”。“我怎么不知我还有故人在吴军,也罢,谅你一使者也不敢乱说”。即接过信件当场看了起来。其余闲话休提,捡要紧的说,桓治写给桓业的信中有这么一句。“今吴国携十万之众将以平交趾之地,若再负隅顽抗。则家中族男竞殒其身,族女尽为娼妓。桓家百年基业毁于旦休。望贤弟得信之日,忧思家族之长远,否则全族覆亡也”。桓业看完信后,默然良久,遂对李开说道:“使者且先回去告诉你主,我桓业受族中长老托付守御胥浦,此乃我之职责,其余之事我无法做主也”。李开听到桓业让自己走,只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