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长子西征(2 / 2)

极大。

因此听说赵范要调走,赵泰立刻担心起来。

赵范微笑道:“你放心,接替我的是丘岳,他曾经做过我的幕僚,你的事情我会嘱咐他,你无需担心。”

既然是郑清之主持朝政,提拔起来的人,估计也是主战派的人,赵泰闻语勉强安心。

赵范忽然问道:“对了!国瑞你此次过来,可有事情?”

赵泰没有隐瞒,“朝廷给的援助也就百万,卑职要分给关河防线上的金兵,手上的钱粮,便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卑职制造了一批货物,希望能够在大宋这边卖点铜钱,用来充实军资,以备蒙古来攻!”

“哦!国瑞,你很有想法。”赵范称赞一句,随即却话锋一转,“不过,官员和军队经商,并非正途,以后还是少做。”

赵泰心中有个宏伟蓝图,他初步打算靠着肥皂和酿酒积蓄资本,等有钱后就种棉花,种麦子,接着便办纺纱厂、织布厂、面粉厂、凭着先进的管理和流水作业,发展轻工业,等资金再雄厚一些,就上马重工业,开矿、冶铁,把自己的地盘,建立成一个工业区。

因此赵泰自然是不会听从赵范的劝说,他不仅不会少做,还要大干一场。

当然,赵范既然这么说了,赵泰表面上还是一副听进去的样子,“太尉教训的是,卑职现在也是没办法,必须筹钱抵御蒙古,等击败蒙古,收复河山,以后便不会再碰商业。”

赵范闻语满意颔首,语重心长道:“国瑞啊!你还年轻,又是宗室,趁着年轻应该多读些书,最好是能够考个功名,否则肯定会限制你今后能够达到的高度。”

赵泰听了这话,见赵范似乎是有感而发,心中转念一想,赵范被调入临安,或许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应该是南宋的文官,对武官的一种限制。

赵泰估计因为赵范是武将,在淮南打了个大胜仗,南宋的文官便又开始忌惮他,怕他做大难制,所以把赵范调到中枢,派个文官来接手两淮。

当然这只是赵泰的猜测,当下他与赵范又交谈一阵,便告辞离开。

接下来几日,赵泰便逗留在楚州,出售着自己的货物,意图回笼资金,再购买原料,扩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