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听听。
现在周大虎有些火气了,戴君恩还想将其收在自己治下的山西为将,并向朝廷举荐重用周大虎,当然不能再继续刺激这位小将,还要好言相劝一番,刘公公的所问虽然过分,但敲打一下面前的小将,使之不骄不燥也好,武人识字着太少,少念忠义之书,很容易持功而骄,戴君恩不想面前的周大虎也学其他人成为骄纵之将。
见戴君恩发话了,刘允中也是不再言语,他可不是为了挑周大虎的错,而是压一下周大虎,为后面的话铺陈一下,向朝廷举荐一名敢战能战能胜的一员战将,必能让皇上开心,皇上开心,作为奴婢的他就是大功一件。事关他的前途,这事一定要办成。
戴君恩也不想再拐弯抹角,自己的官职这次丢不丢,他没有多想,只想将这名小将留在山西为将,山西自古就是用兵之地,在这里比中原之地更能保家卫国,这里地处边地,更需要周大虎这样的年轻朝气之将,主动出击,打破屡屡被动之情势。
戴君恩清了一下嗓子,看向周大虎缓声说道:“周千户,本官和在座列位大人想向朝廷推荐你在山西任职参将分守一路,你可愿意?”
周大虎一听又是看上自己要举荐自己,对此,他内心是非常感谢的,有明一朝,高官重臣在任上和致士回籍都有向皇帝举荐人才的权力,但用这个权利是有风险的,一旦被举荐的人犯下大罪,举主是有连带责任的,这是一个未知的风险,不可测,尤其是在这乱世之时,人心难测,道德沦丧,举主举荐之人出事,举主轻则丢官,重则入狱甚至牵连家族之祸。
周大虎叩首而道,“谢过大人举荐,下官是河南官员,也是朝廷官员,朝廷调下官到哪里,下官就到那里,不敢自专。”
戴君恩抚了一下自己胡须,对这个回答基本满意,朝廷之官当听朝廷之命,询问周大虎是因为本人的意愿很重要,朝廷可以下令,但如本人不愿意,强行调来,也只是会按规行事,但效果定然不好,甚至会有怨恨,出战不出力等。他特别出来举荐,是要自己手下有一名能战的心腹之将,如臂使指,而不是心怀不满,随时摆你一道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