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大军南征(1 / 2)

“好!”

姬诵闻言,大手一挥道:

“既如此,那便这么说定了。诸将听令,回去之后召集本部人马,准备征伐虎方!此战予一人决定御驾亲征,具体方案为西六师抽调三个师,随予一人前往成周,而后再从东八师中抽调三个师,组成一支六个师的队伍,走随枣走廊,南下进入荆楚,攻伐虎方!”

“什么!?御驾亲征!?”

另一边,在听到这话之后,召公立马出声阻止道:

“大王万万不可啊,您乃万金之躯,怎能行此危险之事呢?”

“有何不可?这又不是予一人第一次御驾亲征了。”

姬诵闻言,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道:

“当初灭奄之时,予一人不也是御驾亲征的吗?”

“这……”

召公心说这能一样吗,当初灭奄之战都是周公和太公打的,你这个天子在后方也就是当个吉祥物,鼓舞鼓舞士气罢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具有军事才能的千军统帅啊?

就你那么点战术素养,只怕大军走到一半,就要因为你的瞎指挥而死伤过半了。

召公有心想要阻止姬诵的胡闹行为,但是想了半天,他却始终想不出应当如何阻止,当即只能放弃这个想法,转而说道:

“术业有专攻,大王乃是天子,行军打仗之事交给各个前线将军就可以了,大王您只需坐镇中军,确保队伍不乱即可。”

在召公看来,既然阻止不了姬诵御驾亲征,那么减少他对军队的干预也是一样的。反正这次打的是偏居荆楚的蛮夷小国,就算是按照常规步骤缓缓推进,自己这边也应当是可以顺利将其推平的。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姬诵别瞎指挥,自己这边应当就能全胜。

“这是自然。”

姬诵要的是在天下诸侯面前树立自己能征善战的形象,而不是真的对行军打仗有多大的兴趣,因此他对召公的建议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反感,反而还觉得召公说得对。

“对了,王上。”

这时候,一旁的沃操继续开口道:

“此战……咱们是否要征召诸侯一起参战?”

姬周采取的是分封制,而分封制的特点就是天子出征的时候诸侯要出人出力,因此沃操才会有此一问。

“万万不可!”

一旁的召公闻言,急忙开口道:

“如今我姬周分封诸侯才过去几年的时间,各大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都还没站稳脚跟,如何有能力出兵协助天子呢?左右咱们这次攻伐的只是荆楚蛮夷小国,我军出动六师足以将其摆平,没必要再动用诸侯的军队。否则诸侯们若是在出兵的途中被周遭蛮夷给偷家了,那才真的是因小失大呢。”

西周踩在殷商的尸体上建立,按理说西周应当要比殷商强大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历史上西周在消灭了殷商之后,其实并没有能够顺利地接收殷商的全部领土。他们真正接收到的只是黄河和济水沿线的那一小块狭长的土地,剩下的许多殷商核心区域都被蛮夷给侵占掉了。

殷商定都朝歌,核心区域在河北平原,然而到了周朝,整个河北大部分的领土都落入了蛮夷的手中。到了春秋初年的时候,姬周在北方就仅剩燕国这么一个诸侯了,而且燕国和中原的联系还直接被蛮夷给斩断掉,成为了一个孤悬在外的“孤岛”。若非后来齐桓公尊王攘夷,北击蛮夷,燕国指不定就如同其他北方诸侯一样,被蛮夷给吞并掉了呢。

发展了两百多年的姬周诸侯尚且如此,还没开始发展的西周初年的诸侯国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召公才会极力反对姬诵征召诸侯国参战,他是真的害怕自家诸侯被周遭的蛮夷偷家啊!

“召公所言有理,诸侯们全都身处蛮夷的包围之中,确实不适合出兵协助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