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不是自己的母亲是谁?
他赶紧走过去跪倒在地激动地道:“母亲,您怎么搬到这里来了,让儿子一阵好找。”
“是子义啊,”太史慈母见到儿子平安归来,也很兴奋,拉着太史慈的手看了老半天才道:“是太子给安排的这栋宅邸,你看,这里这么多人,多好。
你可要好好谢谢那位丁将军,听说他对你特别照顾,还嘱咐太子常常来看望老身,咱平常百姓人家,担待不起的。”
太史慈感激的回身看了一眼曹昂,他是个大孝子,只要别人对他母亲好,比对他本人好还要令他感激。
当初在江东,孙权再是礼贤下士也不曾亲自前来拜见他的母亲。
与孙权能够升堂拜母的,都是周瑜鲁肃这种人,他太史慈还不够格。
可是来到曹魏之后,曹昂这太子却不顾身份差别,能时时前来探望他母亲,让他怎能不结草衔环以报?
此时他瞬间觉得,当初偷渡阴平所受的苦都值了……
……
第二日,大殿早议,丁辰也早早的来参加。
曹操手中拿着一份奏疏,阴沉着脸道:“昨日陈县县令报来消息,其境内有大户田氏,坐拥良田千顷,跨越陈郡数县,家中有部曲近万人,其装备与官军无异。
那田氏家主无视官府律法,屡屡做出草菅人命之事,县令也拿他无可奈何。
诸位觉得该如何处置?”
荀攸能大约猜到曹操的意图,应声道:“其实天下非止陈县田氏一族,这等跨州连县之豪族还有很多。
其持仗手中武装,无视官府法令,派诸地方官手中又没有一兵一卒,自然拿他们毫无办法。
可自古以来,政令只能出于一门,军兵也只能掌握在朝廷手中。
当今天下既然已经平定,臣以为,这豪族手中部曲,也该取缔了。”
“公达此言差矣,”这时候旁边的陈群反驳道:“当年魏公曾在谯县跟天下人约定,无论对待乡绅还是百姓,都将沿用大汉旧制。
而家中拥有部曲,也是朝廷赋予乡绅的权力。
试想乡绅大多薄有家财,若不雇佣部曲保护,万一被暴民劫掠该怎么办?
若此时取缔部曲,岂不让天下人诟病魏公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长文才恰恰说错了,”荀攸道:“当年朝廷允许乡绅可自行雇佣部曲,乃是鼓励大家举兵勤王,平定黄巾之乱。
如今战乱早已平定,这地方豪绅手中动辄依然有上万全副武装之军兵,他们想干什么?
那些豪绅根本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魏王诸般政令都得经过他们点头,方能在敌方实施。
他们若反对,政令便到不了百姓手里。
试问是魏王得了天下,还是地方豪绅得了天下?”
荀攸说的这话有点重,陈群也不敢直接反驳,嗫喏道:“像陈县田氏这种持武自重,目无法纪者,毕竟是少数,公达也不能以偏概全,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吧。
要知道你们荀家也是名门望族,部曲恐怕也不少。”
“若是大王有令,老夫自愿解除所有部曲,”荀攸凛然道:“可是你陈氏呢?”
其实无论颍川荀氏与陈氏,都是士绅阶层,家中同样坐拥大片土地,门客如云。
可是如今荀攸作为丁辰的副手,一直在代丁辰处理诸般政务。
他对派驻到地方的官员处处受制于豪族而深恶痛绝。
这些豪族在地方影响力巨大,隐匿了大量人口,手里有兵有粮,比地方官权力大得多。
所有地方官无不要看豪绅家主的脸色行事,这官才能做得下去。
要不然轻则豪族完全不配合,导致地方官政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