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进魏王(3 / 4)

之时,出去救火应当更遂曹操的心思。

于是陆陆续续有七成以上官员都站到了红旗底下,确定自己当初曾经主动救火。

只有不到三成的人承认自己当时胆小怕事,闭门不出,什么都没有做,站到了白旗底下。

曹操指着红旗之下那数百人,绷着脸道:“将这些人,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一片哗然。

尤其是红旗底下那些官员嘶吼道:“魏公,许都火起,我等出门救火,又有什么错处,为何要杀我?”

“就是,我们出门救火,怎么也比那闭门不出之人强吧,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许都被大火焚毁?”

此时曹操身后曹魏之臣也有人轻声问道:“魏公,我等不解,这是何意?”

曹操微微一笑,解释道:“那夜耿纪韦晃造反,许都街头必然乱做一团,贼我不分。

若有人当时冲出家门,多半并非救火,而是准备趁机生事,相助贼人。

这等墙头之草,见风使舵之人,如不杀之,留来何用?”

一众曹魏之臣这才醒悟,纷纷点头称是。

曹操命令之下,有七成以上的朝臣当场被杀。

当然,这些人可能大部分是冤枉的,但不可否认,却也把朝臣之中对曹氏不满的投机倒把之徒一网打尽。

而那站在白旗之下的朝臣看着一转眼七成以上同僚横尸当场,他们早已吓得双腿发软,呼吸不畅。

曹操对众人和颜悦色的道:“诸公不必担心,尔等当夜闭门不出,此正说明尔等对于叛乱之事并不赞成。

待会儿回到馆驿梳洗一番,然后回归许都,继续为官即可。”

众人死里逃生,不由长长的松了口气。

经过这次大清洗,朝臣之中再也没有敢对曹操不敬之人了。

紧接着,子册封曹操为魏王的诏书就送到了邺城。

这些来,子是最为担惊受怕之人,他与伏皇后在皇宫之中简直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他曾亲眼见过董卓当初是怎么另立子。

他也知道当初被废的皇兄是如何被毒死的。

如今曹操的控制力要远比董卓更为强大,要想行废立之事,简直太容了。

被废掉之后,他们这对苦命帝后,也离死不远了。

思来想去,刘协只能向曹操妥协,下了一份长长而恭谦的册封诏书。

诏书中子指出,自己无德,继承了大汉基业却遭遇下大乱,群雄毒害。

想起当年从长安一路踏过艰难险阻来到东方,这一路的辛酸无法用言语表达。

值此困苦之际,多亏上显灵,降曹操能够奋不顾身,英明神武将汉室扶持于危难之中。

如此子才能保全大汉宗庙社稷,凡是大汉子民,也因此受到曹氏的眷恋。

曹操的勤奋比后稷和大禹有过之而无不及,比伊尹周公还忠诚,正是因为曹操为人谦让,做事谦虚谨慎,因此之前赐予曹操建立封国。

当时又害怕曹操想要推辞,才将曹操封为魏公,这是想要发扬曹操高贵的品德,期望他做出更高的成就。

可是现如今子决定,册封曹操为魏王,命令御史大夫、宗正刘艾持节带着策玺和分封仪式用品、金虎符等来到魏国,命曹操正王位,以丞相职位领冀州牧,并将之前魏公的玺绶符册上交。

曹操看到这份诏书,有些不屑一顾。

他自然明白这是子向他低头认输了。

同时他突然想起,当初管辂占卜之中曾说过,他拜相封王乃是水到渠成成之事,不用荀攸再行上书。

此卦果然又应验了,这管辂当真是一奇人。

如此说来,卜卦之中不要让他率军西征,否则会有性命之忧,他便不得不重视。

接下来就是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