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让袁绍自行把军兵拆解开。”
曹操眼睛一亮,抬头看着丁辰,问道:“你是不是已有谋划,不妨说来听听。”
“为今之计,只有调虎离山,”丁辰道:“丞相可派出两支疑兵,一支前往邺城,作势偷袭袁氏老巢,另一支前往黎阳,做出切断袁绍后路之势。
如今乌巢教训摆在面前,袁绍必然分兵救援,如此我军便有取胜之机了。”
其实对袁绍来说,虽然乌巢粮草被烧,再加上张郃高览叛变,却均没有动到袁氏根基。
只要袁绍稳扎稳打,依然有很大的可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真正令袁绍一败涂的,正是这简单的疑兵之策,调虎离山。
计策无所谓好坏,只要在合适的时机用出来,便能收到奇效。
此时曹操疑惑的看向荀攸与刘晔,“依二位来看,子文这计谋如何?
二位畅所欲言即可。”
“咳咳,”刘晔捂着嘴干咳了两声道:“在下觉得,丁君侯此计未免稍显简单了一些。
此前袁绍没少吃分兵的亏,颜良文丑十万大军便是这么被歼灭的,如今他岂能还上这种当?
他身边的郭图审配沮授等,自会提醒于他。”
“在下倒觉得不妨一试,”荀攸却道:“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今袁绍接连受挫,恐早已变得疑神疑鬼,大概谁的话都不信。
若我放派出疑兵,对袁绍来说,定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下觉得,倒不妨一试。”
曹操沉思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于是派出李典乐进各自率领一千军兵,大张旗鼓的分别往邺城和黎阳进发。
第二日刚蒙蒙亮,曹操便接到斥候禀报,袁绍派出两路军马,各一万五千人,一路增援邺城,一路增援黎阳。
曹操大喜过望,没想到丁辰简简单单的一个疑兵之策竟然成功了,看来袁绍是真的被吓怕了。
随即他下令,派出主力军兵,兵分两路前去追击那两支军马。
面对那万余军兵,追击的曹军自然大占优势,而且是追着屁股打,袁军很快就形成了大溃败。
此时袁军大营内的袁绍接到了消息,也率领所有军兵前去增援。
曹操也已经急红了眼,亲自带领军兵出防御工事与袁军决战。
袁军被吃到了三万人马之后,实力大不如前,曹军的优势便显露出来,渐渐对袁军呈压倒之势。
未曾抵抗一个时辰,袁军便开始了溃败,一开始只是小股,后来便是大片大片的逃窜。
袁绍不甘心失败,困兽犹斗般努力呵斥着军兵上前决战。
但是兵败如山倒,军心已经散了,他的话再也没人肯听。
最终,他只带了八百军兵仓皇渡过河,逃回河北。
曹军则乘胜追击,任意斩杀着袁军的生命,此战曹操下令大开杀戒,斩首袁军七万余人,以绝后患。
毕竟这些青壮心在河北,不可能向曹氏效忠,若任由他们逃回去,将来依然是心腹大患。
把袁军涤荡干净之后,曹操率领一众文武进了袁绍的中军大帐,就见里面陈设异常奢华,博古架上放着精致的古玩玉器,也放了几本古籍。
曹操心情大好,指着帐内哈哈大笑道:“这袁本初永远都改不了世家子爱摆谱儿的臭毛病,行军打仗却带了这么多虚头巴脑之物作甚?
要读书,也应当读兵书战策才对。”
“这也就是他有今日之祸的原因,”荀攸在旁边说了一句。
其实曹操行军途中也手不释卷,不过曹操是真的读兵书,不像袁绍这般只做表面文章给别人看。
他们两人一个务实,一个务虚,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这时候,丁辰从帐外捧着一个锦盒进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