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征服者的文化传播(2 / 2)

首领,就指着抓拜火教成员洗白自己,给自己弄一道孟朝都护府的嘉奖文书作保命符,防止自己被本国官府随便处死。

在拒绝了信徒的主动归附之后,另一方面拜火教又不敢主动去宣扬教义。这比黑暗中打着灯笼还要显眼。只要暴露了自己拜火教教徒的身份,每个接触的百姓都有可能去官府告发。

在这种情况下,拜火教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在百姓中间如鱼得水,煽风点火。

其发展迅速陷入停滞,并随着一个个据点被官府捣毁,整体实力不断下滑。

最终近乎在西域销声匿迹,偶尔有传闻说在哪个国家、哪个省份出现了拜火教。百姓也只是当作一个怪诞、恐怖传闻来听。

在官府的大力打压下,百姓早已对拜火教形成了刻板印象,这是一个邪恶宗教,内部全是被官府通缉的罪大恶极之徒,逮捕即处死。

至于拜火教的宗义是什么,为什么会落入这种人人喊打喊杀的结局,近十年过去,百姓早已不记得。

尤其在这个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年代,当年经历过拜火教的成年人,已经死去一大批,剩下的也不敢为拜火教美言。年轻人早已对这个宗教失去了最基本的了解。

在拜火教逐渐消亡之后,来自东方的礼仪文化迅速流行于这片区域。

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中原的文明与民族习俗,随着军事征服,得以迅速普及。征服者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地的风俗习惯。

比如为了迎合统治者,所有国家、民族都出台立法,杜绝父死子娶后母一类的陋俗,禁止以活人殉葬。

同时当地的统治阶层,纷纷学习东方的三书六礼等习俗,过上了春节与清明。

最显著的一点,这些中亚国家,胡发异瞳的外国人,也学着中原士大夫设立了宗庙、祠堂,在家中摆上了祖宗牌位,日日上香祭祀。

除了习俗方面,几乎所有国家都派出了使节,前往长安学习中原先进文明。

历史上大唐强盛时,各国纷纷派遣遣唐使,几乎原封不动的照搬唐朝制度,在孟朝亦是如此。

无数西域国家,放弃了一切的组织架构,直接套用孟朝的六部九卿制。<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