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别(三)(1 / 2)

两府相公 皓月蒹葭 2171 字 2021-10-07

赵祯闻听柳云卿之言,思虑一会儿,又道:“小乙所言极是,但是那邕州之地,汉人与夷狄杂处,颇为不太平,哪里虽盛产金砂,但却为侬人所有,要想兴一利致使商户纷纷而往,何其难也!”

“好叫六郎知道,广南西路在别人看来乃是烟瘴丛生的芒荒之地,但在云卿眼中,却是鱼米之乡。

那里河往纵横,气候温暖,正好可以大信养蚕制丝之业。若是好生治理,当能衣被天下!”

赵祯闻言,好不高兴,叫嚷道:“好一个衣被天下。若是如此,则广南西路大定矣!”

兴奋之下,又说道:“小乙在柳家湾信以工代赈之策,便有芙蓉城拔地而起。与皇都汴梁互为犄角。若在广南西路邕州府行兴利实变之策,当大治之!

不过广南西路邕州与柳家湾不同,小乙若去了那里,当是筚路蓝缕启山林,其中之难处,可想而知。不知道小乙有何难处,可否说来听听!”

这是要给政策呐,柳云卿思虑一会儿,喜不自禁地说道:“广南西路诚乃偏僻之地,云卿所虑者有三。”

“哦!”赵祯闻言,皱着眉头说道:“不放说说!”

“云卿所虑着三。其一便是,那广南西路路途遥远,往往爬山涉水而不得,故而云卿思虑,若是朝廷修缮那灵渠,沟通湘水,漓江,汴梁皇都之商户。便可自汴水入运河,进而入长江水道,过洞庭湖而入湘江,再经灵渠入漓江,经漓江而进入郁江,如此则南北水系连为一体,自是便利不少。”

赵祯闻言,沉思一会儿,说道:“如此要到。自当修缮,只是朝廷府库不是充盈。”

“要想富,先修路。钱粮之事,云卿愿意替朝廷向商贾筹措。”

“好一个,要想富,先修路。这般直白,却道井了天下兴亡的道理!既然如此,朝廷应当会支持的。”

柳云卿也没指望着,朝廷能拨下钱粮来,他要的只是政策而已,既然赵祯同意,也就是再好不过得事情了。

柳云卿闻言,说道:“云卿为难之处,其二便是广南西路邕州一代,人口稀少,朝廷要是容许各地难民前去那里安家落户就好!”

赵祯闻言,嘿嘿一笑,转而又颇为无奈的说道:“各地但遭遇灾难,难民便会向各地繁华之处流浪,甚至向汴梁云集,又怎么会前往广南西路邕州哩。

再者,难民嗷嗷待乳,广南西路邕州有着数千里之遥远,难民又怎么能到的了呢?

广南西路邕州又是芒荒之地,难民去了哪里,烟瘴丛生,定然会生病,定然会饿死,又怎能会安居乐业呢?”

柳云卿闻言,仔仔细细,小心翼翼地说道:“广南西路的确莽荒,但是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大兴于世,比如丝绸,比如茶叶等,必然会是豪商巨贾云集的大场面了。而广南西路邕州原本人烟稀少,商户去了哪里之后,乏人可用,定然会前往中原各地雇佣的。

而难民流离失所,定然会是商户招揽的对象了。

朝廷若是容许商户招揽难民,长久以后,广南西路邕州一代,定然会人口繁盛,而又何惧于土人哩。”

赵祯闻言,连连点头道:“闻听小乙之言,小底好似看到了广南西路邕州一代已经大治的情景,更不能亲往里,既然如此,朝廷为何不容许哩。

要知道这是一箭双雕的治国良策,一者使广南西路邕州一代自此繁华,汉人充实边关,则土人何惧之有。

二者,使得难民能够安居乐业,又使得天下安定不少!”

赵祯兴奋的说着,又道:“小乙真有管仲之才,乃是治国安民的乾坤巨匠。不知那广南西路让云卿所虑者,还有何事?”

既然,赵祯应下了此事,柳云卿又有何不开心,于是他又说道:“回六郎之言,开发广南西路邕州之事,让云卿所为难之处,还有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