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惊爆眼球的数据(1 / 2)

第三天早上,姜大邺洗漱后,随便吃完早餐,便又来到了航空基地。

此时的航空指挥中心满是欢声笑语,语笑喧阗。

不管是老毛子还是华夏人,此时此刻,相互之间已经不分彼此国籍了。

他们相互拥抱,相互用本民族的语言祝贺,庆祝这一次成功的试飞。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最后成功的一次试飞,标志着航空工业已经进入新纪元。

飞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交通工具,他会如高铁般那样在全世界普及。

尽管姜大邺早有所预料,但拿到最后一次试飞得到的数据,还是不得不惊叹朱雀一号的超高性价比。

朱雀号最大起飞重量760吨,货舱最大载重350吨,空重1602吨。

由于装备了三具最高功率的鲲鹏一号涡扇发动机,功率比起之前的安—225的六具zdgressd18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高出了55的推力,这就使它的最大载重多了整整100吨。

由于朱雀号引入的多项革新技术,使得飞机尽管空间巨大,但仍可节省了可观的飞机重量。

与安—225相比,朱雀号的机身体积增加了整整50,但空重却轻了15吨。

它的机身长度91米,翼展804米,机身高度265米。

因为机身尾部嵌入了矢量涡扇发动机,它的长度比之前安—225多出了七八米,翼展却是短了8米,使整个飞机看起来更加修长,更加具有流线感。

试验显示,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有明显提高。

更优异的空气动力性能和更轻的机身重量降低了对放置发动机的要求,并转化为更低的油耗,更少的废气排放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朱雀号机身高度高出了安—225整整八米,机体宽度也增加了两米。

这就使它内部空间更大,能够容纳的物资种类更齐全,加载的航空燃油量也更多。

以朱雀号的巨大舱内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凤凰一号),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2000—2600名乘客,是2005年将要出世的客机a—380的4倍。

货舱内可装24座集装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设备,或天然气、石油、采矿、能源等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

朱雀号有大约40的飞机结构和部件上使用了最新一代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先进的碳合金材料。

而它的整体结构也根据尺码与重量的增加,采用最新一代的钛合金进行了适当的强化。

这些材料除比传统材料重量更轻外,还在使用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易修理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起落架部分,鼻轮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而腹轮部分则是前后8组复轮左中右共三排,总共有48个轮胎,全是以油压方式上下。

由于是采用的四段式布局,间接的增加了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对飞机降落的安全性大为提高。

此外,由于使用了20个轮子的主起落架,朱雀号的道面单位载荷将仍然保持在现役飞机的参数范围内。

它的起落架的滑行印记与现有飞机类似,无须新的跑道。

朱雀号整个机翼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400平方米,机头后两侧有两个较小的圆三角翼(鸭翼),后边是两个大的圆三角翼。

机翼为多梁结构,由整体铣切的铝合金蒙皮壁板、翼肋和大梁焊接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油箱。

翼根承扭盒是最新一代钛合金制作的。

机翼前缘是用发动机的热空气防冰,并可隔热,使热不会传到主要结构部分。

从远处看朱雀号,整体有点类似于前苏联“卡通胖头版”的超音速客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