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摇摇头,没有发牢骚。
年轻的同志,一腔热血是好事,但是,需要经过捶打才能成才,而这个捶打的过程是要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的。
他想起了当年的方木恒,当年可是幼稚的不像话,也不知道方木恒同志现在怎么样了。
……
“陈克文同志,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今天总算见到了。”易军同志面带笑容,与面前的男子握手。
“首长好。”陈克文与易军同志握手后,又敬了个礼,说着,介绍身边的同志,“这位是黄中原同志。”
“黄中原同志,你好呀。”陈克文看向年轻的同志,“我可是听说过你的,梅岭同志轻易不夸人,我听说他都作了一首诗夸你嘞。”
“首长好。”黄中原向易军同志敬礼。
“坐,坐下说话。”易军同志微微颔首。
……
“我这边已经收到了谷盈同志的电报。”易军同志说道,“组织上一定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他对陈克文说道,“关于蔡政泽的情况,我这边也派人了解了。”
“蔡政泽,江苏东台人。”易军同志说道,“原先是江苏保安团的副连长,上海沦陷后滞留上海。”
“此人和青帮有些香火情,靠着青帮的帮忙,躲藏了一年多都没有被人发现身份。”
“后来还是张笑林知道了他的身份,蔡政泽被老长官胡德林招揽,加入了伪军,这里要说一下这个胡德林,他是忠义救国军出身,后来随同何兴建叛变,何兴建被军统除掉后,胡德林依然死性不改,是一个铁杆汉奸。”
“蔡政泽现在任绥靖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第四师十五团团长。”
“汪伪政权为了昭示自己的合法性,得了日本主子的允许,绥靖军一个旅进驻上海郊外,其中就有蔡政泽的十五团。”易军同志说道,“当然,相信这些情况,大部分你们也已经掌握了,我就说说最近的调查成果。”
……
“这个蔡政泽,我们做过了解,虽然是伪军官,不过,并无明显的恶迹,在扫荡我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时候,其所部相对而言也是比较收敛的,害民程度较低,据说这也是源自蔡政泽的约束。”易军同志说道。
“是的,首长。”黄中原点点头,说道,“根据我们俘虏后放归蔡政泽所部的伪军官所说,蔡政泽对于当汉奸一直是心存担忧的,曾长吁短叹,说自己死了后进不了祖坟。”
通过被放归的俘虏,易军同志的敌工部与蔡政泽方面进行过侧面接触,虽然并未直接接触蔡政泽本人,不过,蔡政泽的亲信部下,暨蔡政泽的堂弟蔡政其对于举旗反正的回应还是比较积极的。
他与陈克文来上海的目的,就是代表队伍上秘密接触蔡政泽所部,争取蔡政泽阵前起义。
……
“现在重点说一下这个蔡政其。”易军同志说道。
他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蔡政其,二十六岁,早年在日本留过学,后来归国,在蔡政泽投靠日本人,成了伪军后,因为这个堂弟会说日本话,就被蔡政泽拉到了伪军队伍里。”易军同志说道。
“从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来看,蔡政其对于被其堂兄蔡政泽拉到了伪军队伍里,当了汉奸,他实际上是不满的。”
“这一点我们也有体会。”陈克文点点头,“蔡政其虽然在日本留过学,不过,此人对于日本人的态度并不亲近,属于可以争取的对象。”
“此外,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敌人近日将会对青浦一带的抗日游击区进行扫荡,蔡政泽所部很可能参与此次扫荡。”陈克文说道,“如果能够成功劝说蔡政泽所部弃暗投明,这对于此次反扫荡将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日寇汉奸的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