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缓缓而待(第一更,求订阅)(1 / 2)

显而易见,崔氏族老对罗成颇为欣赏。

虽然他们并不认识罗成,但见其诗作气魄,便是能够感受到此人雄心壮志。

因此其间一人道:“此诗被评为一等,非吾等徇私舞弊,此乃实至名归。诸位且听: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能有如此气势,有这般报国之志,方为我大夏好男儿啊。”

听见崔氏族老的评论,罗成着实哭笑不得,看起来他们还是挺有思想觉悟的啊。这是准备用报国的幌子,转移官府的注意力?

反正罗成是不相信的,有些东西,也就听听而已。

这首诗,乃是清朝所出,为诗人徐锡麟反满之作。深刻的体现了其报国之意,在国家危急之时,矢志向前的坚定目标。

虽然用在当今,并没有多么应景,却也别有一番滋味。直接将罗成塑造成一个精忠报国,不畏生死于此的英雄形象。

果不其然,众人听得诗作,顿时哑口无言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他们如何能够形容得出真正的战场厮杀场景呢?

如果非要他们以此写出,恐怕只是无病呻吟而已,如何能够同这首诗比较呢。仅此而已,罗成写上的陈珏之名,已经为众人所知。

他们脸上都浮现惊疑之色,河北竟然有如此俊杰,为何他们此前并无听闻。对这些士子而言,陈珏这个名号实在是陌生得紧。

也就是罗成淡定如初,完全没有受到这个影响。

至于在罗成身旁的马周,神色难免有些古怪,小心说道:“想不到陈兄如此深藏不露,当真是让在下汗颜,实难比拟啊。”

“马兄不必这般妄自菲薄,诗词只是小道而已,固然能够言志,却并非真的代表才学。若是想要报国为民的话,还得拿出真才实学才行。”罗成回答道。

马周恍然,但依旧是有些唏嘘,这反复太大,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毕竟罗成这般厉害,就算他大跌眼镜亦实属正常。

不过这只是开始而已,因为诗会不可能只有一个标题。哪怕此刻众人心服口服,可是在其他立意上,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见解。

看见众士子趋之若鹜的模样,崔氏中人自然觉得高兴。因为这本就是他们的目的,若是无法收得众士子之心,这般辛劳岂不是白费了?

崔敦礼暗自点头,因为这出题原本就有着他的建议于其中。如今大夏立国,朝廷十分强势,崔氏也不愿与之硬碰硬。

若是崔氏当真欲要同朝廷反目,不说能不能成功,但必然是会给天下造成一些麻烦。可是谁又愿意冒着族灭的危险,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选择一种较为缓和的方法来应对朝廷的压制。既然武力反击不行,那他们就用自己原本的影响力。

如今看来,崔氏的想法还是正确的,最起码此刻形势看来,还是有很大机会成功。当今天下,世家依旧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只要他们能够培养足够多的人才,到时候依旧拥有相当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此前的世家不就是这样发展的吗?

长此以往的积累,让世家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力,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无法轻易忽视他们,久而久之就成了所谓的世家。

崔敦礼心中考虑良多,便是深吸一口气,继续向众人说道:“诸位皆为良才,诗作多有上品,纵然是区区在下亦是自愧不如。”

作为崔氏年青一代的门面,崔敦礼怎么可能是无能之辈。他之所以这般说,也只是为了表现崔氏的肚量和礼贤下士的态度。

崔敦礼有着自己的傲气,但在此刻,他并没有多做他想。自己有着本领,就不在乎此刻的谦虚之言,若是无能之辈,夸夸其谈再多又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