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了。周应该派人游说白起。
怎么游说呢,分析厉害,拿人和事说事。
原来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是个神箭手,百步之外射柳叶,百发百中,比百步穿杨还厉害。每次射箭的时候,旁边围观看热闹的都有好几千人,纷纷赞叹叫好。只有一个男子站的很近,却仅仅表示还不错,可以学箭了。养由基不服气呀,你有什么本事干这么说,要不你试试。那个男子却说,我说的不是左手拿弓右手扣弦的射箭,我说的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像您这样射箭,不知道见好就收,一旦有一箭没有射好,就会前功尽弃。养由基很佩服。其实,养由基也是被忽悠了,那时候忽悠人的也很多,自己射箭是一门技艺,和他讲别的肯定不如他。上当了。不过道理是相通的,射箭应该用来建功立业,而不是表演。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相信白起也知道。类比一下,白起现在已经功劳很大了,现在又率兵出击,经过西周、东周,北边有韩国,去攻打魏国的大梁,一旦形势变化不能取胜,前面的功劳也就没有了。一个目的,忽悠的白起不担任将领,称病不出。
没有说白起上没上当,一旦上当,秦王肯定是不高兴的。白起的作用就是杀敌,不杀敌考虑这么多不是不考虑军事,而考虑政治吗?军人过多考虑政治就会危险,一点也不考虑政治也会危险。做好自己的事,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好了。不上当,心里也会有想法,总之是一个妙计,一个苟且偷安的妙计。历史证明,白起的确是称病不出,结果被杀。上没上当,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可怜的周只能靠忽悠过日子啦!
从迁哥的纪年来看,大家还是比较认可东周是正统的,否则不可能用东周的年号。但是西周的存在也是合理的,否则各位诸侯都不认同。两个难兄难弟都不好过。不过分家也好,实力更小,谁也不拿你当回事,也乐得自在两年,否则大家都惦记。真正的原因是周幽王死后,造反的申侯拥立了弑父杀弟的周平王,迁都洛阳,原来周王室的一般子大臣们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为周携王。按道理说,周携王应该是正统,但那时候已经是形势比道统更强,有需要的人们,带头的就是晋文侯,在周平王的带领下,哪怕是名义上的带领,灭掉了周携王,把西周的土地给秦国,自己才成为了名义上的正统。周携王为人忠厚老实,留在自己的封地,没有保持较大的兵力,最后老实人吃亏,送了性命。自己的地盘也分散为十数个小国家,一蹶不振。他的后人就是一直在战国后期还存在,就是莫国。不过因为已经被历史抛弃,大家都自知理亏,没有人提起,演绎了一个成语讳莫如深。而莫国就在中山国南部,大家可以看看位置,从此这一土地的历史出现了很长时间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