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4)(修改)(1 / 4)

灰色 situhan 4530 字 2021-04-23

进入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转入了相持阶段,尽管鬼子还在不断的寻找国军“会战”,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鬼子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整个日本国内经济一塌糊涂,而且征兵也从原来的精挑细选改变为“是个男人就要当兵”,年龄也放宽到了16岁到45岁。想想看,16岁的孩童能有多少知识供他去上战场?像小红旗和嘎子这样的毕竟是极少数,而且小红旗和嘎子都属于碰上了“机遇”,如果不是有胡大叔,有李久,小红旗和嘎子就是再有天赋,那又能如何?而45岁以上的人在体能上根本就应付不来残酷的战斗,跑不动,走不脱,就是在部队里担任辎重兵都会有影响。可是日本这个民族已经疯狂了,他们为了成为统治亚洲征服世界已经疯狂了。面对疯狗我们怎么办?只能是痛打落水狗!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就把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秉性发挥到了极致,最早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烟花业,他们出口的是人。日本有一部电影《望乡》就是深刻揭露日本在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时对人性的摧残,故事里面的阿崎婆的身世看了让人唏嘘。是她们为日本赚来了用于战争的外汇,可在家乡却饱受欺凌。

嘎子悄悄的回到了县城,现在的细川对过往的百姓盘查不严。在县城里,地下工作的开战也不是以狙杀单个外出的鬼子为目的,而是为今后的发展做铺垫。城里除了一些基本居民之外,几乎没有了其他商贸活动。可是,细川也明白,但凡是人居住的地方,相互之间的交易就必然要存在,他不能把所有的中国人都得罪,至少,他需要商贸活动繁荣起来,否则,他想吃口青菜都困难。因此,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细川对县城的盘查是宽松的,他希望自己的宽松能把跑掉的商贾再吸引回来,毕竟璋德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和交易传统。

老韩头现在已经没有“力巴”活可干了,于是干起了“贩卖”青菜的小生意,这样也更有利于搜集情报和交换情报。栓子也长成了个半大小子,每天还是挂着烟匣子满大街的转悠,卖多少烟不知道,可大家熟悉这个孩子的身影。

嘎子是半夜里摸回家里的,毕竟他已经走了一年多,猛然回来被“警察局”知道,多少会有些麻烦,只不过现在的侦缉队是刁小四说了算,嘎子只要报出王贵的字号,也不会有多大麻烦,不过跟着李久这么些年,嘎子也养成了凡事小心的秉性,放着大门不走,从后院墙跳了进去,搞的家里的那条大黄狗从前院一直叫到后院,还是被嘎子的一声低喝给震住了,跟着就上来围着嘎子摇尾巴。

大黄狗是嘎子在逃难时在路上捡的小狗崽,哪能

闻不出嘎子的味道?窜到后院的时候就已经不叫了,再听到嘎子的声音,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让大黄狗只想舔嘎子的脸,最后还是被嘎子一巴掌拍开了……

“你回来了?咋不走正门?”老韩头叼着烟袋锅子披着一件夹袄走了过来。

“不是怕被别人看见嘛,娘、栓子和丫蛋他们都睡了?”说话间嘎子给老韩头鞠躬,“爹,俺师父叫我过来摸情报,拿不到鬼子运粮的情报我不能离开。”

“嗯,这个事情我知道,你放心的在家里歇着吧,有了准信我再告诉你,去看看你娘吧,她给你做了好几双鞋了,就是不见你回来。”老韩头吐出一口旱烟。

嘎子、栓子、丫蛋,这三个孩子都是老韩头收养的孤儿,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感情比有血缘的还亲,嘎子回来都没有忘记给丫蛋带了几颗缴获鬼子的水果糖,还有二盒鬼子罐头,这都是李久让嘎子带回来的,好歹是个意思。

“鬼子这些天满世界的征集大车,可县城里的大车已经没有那么多了,细川就把到县城缴粮大车也扣下了,给了一大堆准备票,现在,县城里到处都是准备票,就连我卖菜也收了一大堆,不收还不行,鬼子的采买拿着手枪逼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