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行军(5)(1 / 4)

灰色 situhan 4506 字 2021-04-23

李久,在旧军队里熏陶过,知道什么是轻重,要是弄个二杆子稀里糊涂的闯进去,结局肯定是被缴械,小分队没有这个记录,李久也不想让小分队有这个记录,而且,还会给高层首长留下一个“不知轻重”的印象,最好的法子就是不去。小心点不会有大错。至于说首长咋想?李久也有个分析。任务完成了,好坏都那样了,要是首长高兴就会过来见见小分队,要是认为完成的一般,那也没关系,只要金干事去汇报了,给了小分队一个结论,李久撒丫子就会带着小分队回根据地,这不存在任何问题,路上的通行证,路条,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其实,李久还有个小心思,是那种“固所愿也,不敢请尔”的事情,他不能提,只能等着运气了。啥小心思?见老婆呗。钱屸在延安城里过的集体生活,李久就是去了也不合适,那里有这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方便?到处都是空窑洞。要是万一,大概,可能,首长关心……没准元宵节就可以见上一面了。

还有一个理由也是李久看中的,距离小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个小集镇,虽然不大,可由于是延安的外围,大量的蔬菜、农副产品在这里交易。这也是边区的一个特色。不可能在延安城里搞这样的集贸市场,更是不可能有后世的那种盖着棚子由政府管理的集贸市场,可延安城里还是需要各种农副产品的,于是,围着延安城就逐步的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集市,而这样的集市往往会有那种为过往商贩服务的小餐馆,至少是小食摊,这就可以带着小队的成员到那里去大吃一顿。大家都辛苦了,有条件的时候慰劳一下不过分,也符合组织原则。

就是这些原因,促使李久在宝鸡的时候就算计到了最后的落脚点,至于那台车,他想都没想,只要进了边区,那就是公家的,就该上缴,至于上缴给谁?李久没有去想,反正都是上级,不到延安不知道自己的官小,李久有自知之明。

到了村子,哥几个是足睡到下午才起来,金干事这才想起回延安还有十几里。这些天金干事也被小分队的昼伏夜出搞乱了生物钟,等到醒悟过来才小跑着去了延安。这一路上倒是也有不少哨卡,可这里的哨兵至少有一半认识金干事,所以,金干事回延安在路上倒是没咋耽搁,可即便这样赶到首长那里也是掌灯时分了。

等到首长在路上把事情问清楚了,心中不禁对李久又点了一个赞。

小分队如果“大马金刀”扛着机关枪和步枪进入根据地,还真是会引起不大不小的麻烦。现如今的延安,是革命圣地,是机关扎堆的地方,可偏偏就是没有多少重武器出现,多数干部没有枪,比如那些学员,那些前

来延安办事的,即便是有枪也都放在外围了。而延安的保卫工作也有专门机构,即便是给杨家岭站岗的也都是背着盒子枪。在延安的大街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后方的平和和繁荣,能够感受到革命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唯独感受不到的就是对安全的担忧。这不像国民党辖下的城市,充满了暴戾和乖张,充满了黑暗和无耻。所以,在延安很少看到长枪,就是有,也是一早一晚的换岗查哨,要是到了礼拜天,还碰上个“响晴白日”的大晴天,那你再看看延安,熙熙攘攘的人流,绝对让人浮想联翩。

首长到了小村子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他还以为小分队都休息了,却是没想到,包括李久在内,全部都在窑洞外的院子里坐着看月亮呢,还都嘴里嗑着小红旗从集市上买回来的葵花籽,而李久却在那里絮絮叨叨的跟战士们说着。

原来,过了今晚就是正月十五,这小分队白天睡足了,到了晚上就睡不着了,尤其是这些天昼伏夜行的,把这些人的生物钟倒了个个,到了晚上都兴奋的睡不着。李久也知道,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话可不是虚说的,那是实实在在的人性的反应,自己都想着钱屸,这些孩子们能不想亲人?于是,干脆把他们叫到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