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混成旅(6)(2 / 4)

灰色 situhan 4372 字 2021-04-23

最后被战力提升很快的八路军给摧毁,那柳下就不是解职或者去职,恐怕是要上军事法庭了。

围绕着生在璋德、安县的战斗,华北方面各个情报机构都动了起来,一条条电波把各方面的情报信息分别向各自的中枢部门去。所谓战争的艺术此时才算是体现出来,各方的脑人物都在分析判断对方的一举一动。

恢复了通信联系的江口第一时间接到了华北方面军的命令,“安县宪兵司令部及所属部队一律接受军部的直接指挥,不得擅自接受其他任何人的调派”。

这就是明显的打脸啦,打谁啊?当然是柳下重治了,而且这个命令是以电文形式下达的,也就是说,柳下重治那里的电台也同时收到了。

柳下混成旅此时正陷入一片凄哀之中,二千多人的火化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日军有一个规定,死亡的帝人,只要找到尸体的,都要火化后送回日本去。虽然这个执行的比例到最后不到三分之一,可是在战争的头几年,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之前,这个规定是被日军各部队严格执行的。所以,此时的柳下混成旅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干其他的。如果这些阵亡军人在其身后没有得到“善待”,那么那些活着的该怎么看柳下重治?这就是柳下混成旅“半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兔死狐悲嘛。

与柳下相对应的李久支队长此时在干嘛呢?他在筹措各种“军需”,部队要扩编,就是自己不想扩也不行,分区给他派了一个排的“干部”到基层学习锻炼,这是一个典型的“鞭打快牛”的做法。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说高明的车把势都知道一个道理,当陷车的时候,鞭子打哪匹马?有人说打那匹偷懒的马。其实不然,偷懒的马越打越不愿意动,会躲,会闪,甚至会尥蹶子。要打就打那匹老实听话的马,只有把那听话的马打急眼了,其他的马才会跟着一起使劲。

分区领导的用意很深,一场反围剿反扫荡的战役,就把各个部队的真实实力给打出来了。以目前的表现来看,李久这个团级支队算是战斗力最强的,仗打的最多,消灭鬼子和缴获物资也是最多。独立团其次,动过半年的新式练兵和受到李久的影响,独立团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作战风格,一条龙再次在分区里“扬眉吐气”。剩下的部队垫底,需要重新整编和训练。

有了李久这个标杆,其他部队能不羞愧的“追赶”吗?前面的走的越快,后面的就得玩命的追,只有这样,整个部队才能上档次,上水平,上战斗力。

现在孙继和见到易云龙是再也不敢喊“易营长”了,反倒是怕易云龙喊他“孙团长”,战后,新一团战斗减员差不多一个营,这已经算是伤筋动骨了,另一个王团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分区长嘴上没有批评他们,可是话里话外就是“看看人家独立团”“看看人家璋安支队”,把孙继和与王团长给臊得实在是“不好意思”与人打招呼了。

再扩大一个大队,最稀缺的还是干部,通过在南寨集一战,小贾的才能显现出来,不光是璋德县县委给小贾请功,就是新一团的孙继和也是毫不犹豫的替贾进才同志请功。于是,整编后的璋安支队的干部任免里,贾进才成为最年轻的大队长,接替李久成为璋德县县大队长。而以七排为骨干的璋安支队直属大队则是从两个县大队里各抽了一个主力中队组成,原璋德县的二中队,也就是哈喇子的那个中队再次成为李久的直属部下,而安县县大队则是通过内部比赛选拔,其最据战斗力的一中队归属到直属大队里。七排,扩编为特属中队,从各个区小队里挑选精干人员组成了另外二个排,这次小乙不再郁闷了,他成为特属中队队长。

说特属中队特殊是因为能在这里干的人都要认识常用字2ooo个,还要有一技之长,至少枪法不能孬。而体力的要求更高,要能在一昼夜里强行军至少15o里,要懂得简单的爆破、格斗和操作多种武器。操作多种武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