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7)(1 / 4)

灰色 situhan 4417 字 2021-04-23

大岛听了彭淦鑫的话以后是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可是这晚上如何反打对方?对方是来偷袭,可谓是防不胜防,在日军的教案里,也没有半夜反偷袭的教程啊,有的就是一些应急措施,急救措施等教案。

彭淦鑫倒是从书上看到了一些这样的例子,什么设置假目标啦,故意疏漏引诱对方上当啦……总之,在彭淦鑫的方案里,设置了一些特定的报警装置,比如,在宿营地附近扔一些空罐头盒,撒一些枯树枝等等。其次,彭淦鑫安排一支小部队在距离主营地200米远的地方潜伏,一旦发现偷袭者,这支潜伏的部队可以从外面反向包围偷袭者。第三,利用现有的在一些道路边充作……

彭淦鑫打仗外行,可是搞阴谋内行,这些歪点子可以说与李久的那些手法是殊途同归,只不过一个是用来对付侵略者,一个是用来对付中国人。在彭淦鑫看来,八路不来更好,大家乐得清闲一晚上,如果来了,有了这些准备,肯定能反咬土八路一口。把这个道理讲给大岛听后,大岛连连竖起大拇指,“吆西吆西!”

彭淦鑫能想出的点子李久自然也能想到,如果单纯的去接应或者营救一二中队就显得落了下乘,那也不是李久的作战风格。既然鬼子有可能玩花样,那么不妨就再跟鬼子玩玩花样。小乙,目前李久手上的王牌侦察兵吃了晚饭就被派了出去,等李久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小乙已经把鬼子的分布图都画好了。

李久为什么不通知小贾和程长工计划有变动呢?这里有个实战训练和体验的问题。李久在确保不会出问题的前提下,尽可能要让一二中队的指挥员、战斗员本色出演,否则,总是呵护着,那部队永远打不出来。七班一开始,七排一开始,所有战斗李久就是指挥,该怎么去磨练就怎么磨练,现在轮到一二中队这些生瓜蛋子了,凭啥不该去实际的吃点亏?

当然了,李久也不会看着他们犯错误而不提醒,其实很容易就解决现场的提醒问题,一旦发现一二中队冒傻气的时候,对空放一枪就是了,偷袭肯定就不成了,强攻?李久不认为两个中队长会傻到那个地步。如果半夜里鬼子追击?那太好了,七排现在也就是短缺了三个战斗员,打鬼子一个半路伏击还是没有问题的。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李久玩的就是个心跳。

以县大队这百十号人去队伍鬼子伪军三百多人,这算不算冒险?事后苏方就这个问题与李久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最后的结论是晚上偷袭不算。

小贾,贾进才,七班第一拨老兵,现任一中队长,他的理想很伟大,那就是要把一中队带成县大队的绝对主力。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学习李久,因为文化上的差异,现在的贾进才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那句审时度势的成语,程长工没去找高伟平,在小贾这里就解决了。程长工还舔着铅笔头把这个四个字写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他很是爽了一阵。

程长工的文化比小贾低多了,一个没上过学的农民,能力理解“审时度势”可真是不容易,而活学活用就更不得了,搞懂了审时度势的意思,这个成语几乎成了程长工的口头禅,“观察目标的时候要审时度势……”“面对敌人的进攻,我们要审时度势……”“帮助老乡解决困难,要告诉老乡审时度势的……”

妈呀!这口头禅传染,二中队的兵几乎说十句话里就能有二句带着“审时度势”,连打个扑克下个象棋的娱乐都离不开“审时度势”,最后弄得李久只要一听到下面的战士用这个成语,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吧,怪自己“嘴贱”。

晚上吃饱饭,一二中队是早早的就睡觉了,乡下汉子,没那么多想法,加上队长也没说什么,就说早睡半夜起来有任务,这样的事情弄多了,战士们也习惯了。这也是李久带兵的法门之一,要是早早告诉战士们要打仗,那这晚上的觉就甭睡了,没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