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2 / 3)

带头走入寺内,贾良与香菱跟上,留下典韦许褚站在门口。

灵台方寸指的是心,斜月三星指的也是心,前方老僧带路,贾良一边跟上一边思考老僧刚才说话的含义。

大雄宝殿,入内猛然一惊,内部堂皇大气,僧人早课尚未结束,所有人朗诵的是大日如来就,至于为何会知道经文的名字……所有的经文涌入脑海,最后如同金子碑文一般回荡在脑内,闭着眼睛如同看到了一枚巨石上刻,“大日如来经”五字。

停顿,盘腿坐下,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一丝凝重,贾良感受着脑海里回荡的经文,准确来说是不断感触着大日如来经中蕴含的庞然大气,如天空大日。

额头上的天眼睁开,散发着辉光。

前方的老僧回头看一眼那边已经入定状态的贾良,嘴角再次露出笑容。

“慧根无价啊。”

香菱准备上前拉动毛瑟,忽然间停下动作,不知为何,此刻得少爷与往日见到的少爷完全是两个人,没有那么多调皮,只有一种庄重,与这座大雄宝殿融为一体,肃穆无常。

“走吧,这位施主有他的缘法,这也是我佛的缘法,而你的缘法在其他地方,随我来吧。”

老僧转身走到发愣的香菱面前,抬起手在她的额头上轻拍三下,每一下拍下都随着寺内的钟声一起,香菱猛的一震,而后跟着老僧的后面走出大雄宝殿。

————————

太虚幻境,众多仙女奏乐,忽然间一个古朴的钟声响彻,声乐停止,所有人都看向了警幻仙姑,仙姑听到声音后略微皱一下眉头。

钟声三响,余韵却久久晃动人心,不对,一众仙子何来烦心,嘴误嘴误。

“仙姑,这是什么声音?”

一位身穿紫衣得仙子走出来,询问上座的仙姑。

“佛门金钟,用以点化凡夫俗子、红尘过客……”

“可是声音怎会传到这太虚幻境之中?”

对啊,为什么会传到这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叹口气,一个晃身消失在原地,走到一个贴着封条的屋子前。

钟声起于何处,自然也终于何处,薄命司打开,金陵十二钗副钗,未打开,警幻仙子看一眼就知道发生了什么改变。

这是与凡间唯一的联系,这里记录着世间痴男怨女的命数,同样这里也是凡间痴情事的源头,如同一根线一般,一头在凡间痴情女的心上拴着,一个在苦情海薄命司的簿子里挂着,钟声就是从那凡间女子的心头一直传递到这人生命数线的另一头,这薄命司来。

掐指一算,警幻仙姑忽然忍不住一笑,而后走到一个书架面前,这个书架与那放十二金钗的位置相对,上题字,金陵十二玉冠。

自古及冠为男,及笄为女,男戴冠,女戴钗,对而立。

“命里的痴男怨女,又岂是你所知道的的简简单单的钗册,阴阳循环而存,自然也有着象征你们这群痴男的册子,都是命数,谁又能逃得了呢。”

玉配金,冠对钗,这玉冠册是否又是预示着什么,无从得知。

警幻仙姑打开金陵十二玉冠,册子第一页,就是一幅画,画面如阴阳图一般,上放为一位仙人男子站在湖边,而仙人的背后则是一个青石,以湖与岸边为分界线,湖倒影的则不是仙人与石头,而是一位穿着极为华丽的公子,身着大红喜袍,胸口带着玉佩,只是眼上些许泪痕,抬头遥望,手里拽着一卷破损的青丝手帕。

判词。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玉冠册第一人,就是如此一位皮囊儿,那湖中倒影,却也是个真假。

金陵和人能有此等尊容,莫不是贾家那玉儿郎,湖中倒影出富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