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 基建二步,月姐怀孕(1 / 2)

某天,江扶月路过,赶上中途休息,大家正排队领绿豆沙。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却坐在原地没动,正低头翻看普法宣传册,好像这个东西比绿豆沙更诱人。

江扶月走过去。

他咧开嘴,喊了声“江教授”,然后拿起小册子,指着其中一页上的某句话问她:“这个字念什么?”

江扶月告诉他:“判,判刑的判。”

“那这个字呢?”

“刑,刑法的刑。”

他恍然大悟,接着又略显窘迫地挠挠头:“原来我一直都念反了……谢谢!我现在明白了!这个是‘判’,这个是‘刑’,合起来可以组成‘判刑’。”

江扶月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识字?”

少年点头,又摇头:“只认识一些,还有很多不认识。”

江扶月当场指了几个让他认,简单的少年一口就能答上来,字形复杂一些的就不知道了。

“你跟谁学的?”

“王医生和李医生讲的时候,会读这个小册子,我一边听他们读,一边对照上面的字,然后就认识了。”

这次谈话让江扶月认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岛上的人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普医和普法做得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落后和无知。

没过多久,“扫盲班”开起来了。

要求村民们系统学习汉字,从拼音到字形结构,再到遣词造句,这显然行不通。

一来,村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耐心;二来,教的人也很费劲。

但如果只是“扫盲”,那就简单多了。

每个人先从学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李大牛!”

“黄桂花!”

“林白鲨!”

“吴海豚!”

“……”

大家对学写自己的名字,抱有极大的热情与兴奋。

叽叽喳喳,闹成一片。

“刘医生,你看我写对了吗?”

“王医生,我的sha字怎么写啊?”

“我好像写反了?是反了吗?”

“……”

人手一根小木棒,盆子装满细腻的白沙,就在里面写写画画。

如果写得不好,直接抹掉,又可以重新写。

来来回回,反复练习。

“呜哇——”一个小女孩儿坐在地上哭得特别伤心。

江扶月走过去:“你怎么了?”

“江、江医生,呜呜……写名字好难啊,我学不会怎么办?小虎他们都会了,就我不会,现在他们都不跟我玩儿了……”

“没关系,多练几遍就会了,我来教你。”

“真的吗?”小女孩儿吸吸鼻子,不哭了。

“嗯。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繁蝴蝶!”

“……”

额!难怪会哭。

练习了两三天,小姑娘看着用大盆子都装不下自己歪七扭八的名字,哇的一声,又哭了。

江扶月无奈,第一次理解了那些给自家孩子取名“一一”的家长。

瞧瞧,多有先见之明?

学完了名字怎么写,接下来就是常用汉字。

“还是像之前那样,我们自己动手列它几百个汉字出来?”

“再打印成册。”

“咱们的a3纸和a4纸还够用吗?”

“放心!够够的!货舱里囤了整整五十箱。”

这个时候,又不得不吹一波江扶月的先见之明了。

然而,江扶月却并没有采纳大家的建议,而是……带着保镖出去了一趟,等回来的时候,几个保镖人手一个箱子。

打开一看,好家伙,里面居然是“识字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