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 拉斯克奖,打脸四姐(两更合一)(1 / 4)

九月,开学季。

虽然暑假已过,但炎热依旧。

火辣的阳光炙烤大地,而江扶月得奖的消息仿佛为这酷暑盛夏更添一把烈火。

烧得全国上下都沸腾了,尤其是医学界。

拉斯克奖,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

旨在表彰为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该奖分为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公众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后两项多是团体得奖。

每年,25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杰出科学家将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委们严格保密、公平公正的审查与评选之后,于9月由阿尔伯特和玛丽·拉斯克基金会公布获奖者名单。

当“fuyue n(江扶月)”这个华夏名字出现在“基础医学奖(basic bsresearch)”后面时,全球医学界都震惊了。

国内更不用说,当消息传来,很多人甚至根本不敢相信。

“真的假的?”

“没搞错吧?”

“恶作剧?”

“官宣恋情太高调?有人要整江扶月?”

“……”

直到拉斯克官网上的获奖名单截图被晒出来——

“卧槽!是真的!月姐拿奖了,拿的还是basic bsresearch!”

“能不能别拽英文,说点大家都能听懂的?”

“basic bsresearch,基础医学研究奖,我的妈啊!月姐敢不敢再牛一点?”

“基础医学奖怎么了?很厉害吗?”

“首先拉斯克奖就很牛x,其中基础医学奖更是牛x中的战斗机。这么说吧,华夏迄今为止仅有屠教授拿到过拉斯科奖,但并不是基础医学奖,而是clical bsresearch——临床医学研究奖。”

“接下来就要说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这两个奖项的区别……”

众所周知,拉斯克奖在医学界又被称作“诺贝尔奖风向标”。

统计表明,48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得者随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个比例在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得者中只有28。

简单点说就是——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后再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更高。

“我的妈呀!那月姐得到这个奖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拿诺贝尔了?!”

“不一定,只能说有希望。”

“悬!月姐太年轻了。”

“嗯,二十岁的诺奖获得者,确实很难。”

“年轻怎么了?只要有成绩,谁还管年龄啊?那些唱衰的是因为嫉妒吧?”

“啧,最近好像多了不少披着粉丝外皮的高级黑,打着维护月姐的旗号实则在不遗余力败坏月姐形象。”

“早就想说了,拿无知当底气,勇敢当借口,一路放飞,简直没眼看。”

“只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人怕出名猪怕壮,月姐火出圈,那些低龄段的粉丝跟风涌入,嘴上喊着月姐牛逼,其实根本没有领会到月姐的精神。”

“老粉在这里,当初粉月姐,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同为老粉,我看到的是月姐勇敢无畏的闯劲、永不放弃的精神,而有些人只看到她的光鲜的表面和身负的荣耀,肤浅至极。”

“月姐不是明星,不需要流量造势,也不需要宣传营销,别把娱乐圈那套带到学术圈,科研不容亵渎,更不是那些所谓粉丝标榜自我的工具。”

“那些为了追时尚、赶流行而粉月姐的人可以散了,乖乖回你的饭圈吧。”

然而,被怼的人又怎么咽得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