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何为善恶?(2 / 3)

我好色成性。

这谁受得了?

慎独自省那是说给君子听的。

世上有几个君子?

因此,只能说世事两难全。

古人诚不欺我。

有忠臣以死殉主,却害得家人惨死。

大节无亏,亲情何在?

有猛将宁愿战死不肯投降,却连累部下一起送命。

忠心可见,情义何存?

想要大节不亏,终究小义不全。

不是人人都愿意赴死,但至少人人都会双标。

今天你家人中饱私囊,卡了公司油水,多赚一万块。

你会打电话举报,还是暗地里偷着乐?

甚至你捡到五分钱,也不会交给警察,而是随手一扔。

捡到五块十块一百块,更要揣自己兜里。

这才是人性。

别说小义和大节应该有所区别。

圣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道理谁都懂,无非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罢了。

将一切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都斥为卑劣。

将一切卑劣之事都放在道德法庭上审判。

再以至高无上的道德名义尽情开火,看对方哑口无言自己哈哈大笑。

然后志满意得:【今天我又做了一次好人,道德水平比昨天又提高了呢。】

真是贻笑大方。

要么说法律才是底线呢。

因为道德根本不能作为底线。

如果每个人底线都这么高,世上将无一个好人,谁也不愿意牺牲那么多利益只为得个“好评。”

我们心向光明,却不得不承认,有时会身处黑暗。

继续阅读

只要不铸成大错,一切皆可挽回。

不过又说回来。

换成他是令狐冲,又该如何处置?

对嵩山派。

你害别人,打得过就管一管,打不过也不会硬出头。

可你若想害我。

我便杀你全家,再把你骨灰扬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至于田伯光。

先饶一命,且全恩义。

再见必杀,大节不亏。

至于对方期间又去作恶。

该官府去管,该其他在场的侠义之士去管。

他管不了那么多。

倘若天天只顾惩恶扬善,少救一人便整日惶惶。

还怎么练功,怎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意。

但求一个无愧于心罢了。

……

山中无岁月。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乘风都在闭关练功。

这一日刚行功完毕,突然收到消息,田伯光出现了。

“果然还是来了。”

李乘风眼神微凛,起身朝思过崖走去。

虽然门派给的消息,是田伯光在山下作案。

但按照他所知的剧情,这是一招调虎离山。

目的是引开岳不群等人,实则偷偷上山找令狐冲。

至于为什么令狐冲还是上了思过崖。

第一,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事件中,令狐冲依然结识了魔教左使向问天,被五岳剑派其他人知晓,必须给个交代。

第二,余沧海虽死,《辟邪剑谱》仍在,岳不群是图谋剑谱,便将令狐冲罚上思过崖,给岳灵珊和林平之创造机会。

第三,也是督促令狐冲练功,气宗讲究沉心静气,令狐冲却性子跳脱,不去思过崖如何长进?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