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又见剽窃(1 / 3)

苏锋这一席话,顿时让孙乾哑口无言。

就在他皱眉看向了刘虞之时,却又听苏锋继续说道“锋之所以留守涿县,除了安稳后方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不知苏司马有何顾虑?”

苏锋一笑,看着孙乾,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庄重与肃穆,“黄巾之乱,对于天下百姓和官吏们而言,绝对是场灾难。

但诸位可知,这对于我们这些出身于底层,只能耍枪舞棒,沙场上征战的将士而言,却是一个建功立业,封侯拜将的机会。”

刘虞孙乾相视了一眼,皆苦笑以对,只有那高祥眼中闪过了一丝异采,看着苏锋的眼睛多了几分佩服。

这样的话,一般人真不敢说啊。

说到这里,苏锋又是一声轻叹,无奈的耸了耸肩,“此危难之时,锋得刺史大人与邹将军看重,委以重任,得了天大的功勋。

此时,不知多少将士心中眼热,一腔报国热忱恨不能全部发泄出来。

若锋再事事争先,一来让两位大人难处,二来让一群将领空负一腔热血得不到机会,怕是难免会让人心生芥蒂,孙大人以为然否?”

“哈哈哈,哈哈哈哈”刘虞大笑,对着苏锋频频点头,眼神中,满意之色更浓了。

孙乾却是有些怔住了,他发现自己小看了眼前这小小的少年。

官场之道,最忌贪功,独揽大权,想不到眼前这不及弱冠之人,竟然看得如此清楚明白。

“我等回头再说救援之事,”为了以后,也为了孙乾这位人才,苏锋可不打算再做藏拙,于是看着孙乾又道“这涿郡军营,锋以年幼而居司马之位,却因资历浅薄,终究难以服众。

试问,即便刺史大人给我5000人马,我又何以如臂使指,将其战力发挥出来。

况且,锋只是新入之人,对于军营中人并不了解,这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之事,可乃兵家大忌。

驰援青州,乃士卒以性命相托之事,又事关两州之安危,锋哪敢妄为。公佑先生以为锋肺腑之言,可在情理?”

“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锋这话,将所有的一切都剖悉得清楚到位,而且言语真诚,毫不做作,言落之后不光是高祥叹服,孙乾不语,就是刘虞也再次抚掌大笑了起来。

苏锋之言,句句中了他想说,却不好说的话。

此番青州之事,他非是不管,但此时确实非出兵之时。

可他拂不了青州刺史的面子,所以才叫来了苏锋。

要不然,他真有心出兵的话,一个命令下去,军营之中哪有人能反驳。

“苏司马并非妄言,老夫初至之时,涿郡之兵不过四千,多番招募之后,方有8000之数。今虽有兵数千,却非幽州精锐,孙公佑且再等三日,幽州便有兵可使了。”

说到这里,刘虞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

毕竟,一州之地的黄巾平定,幽州可是抢了天下先,这样他在天子和众大臣面前也有面子不是。

“大人,莫不是邹将军已经凯旋?”苏锋听音知意,一下便反应了过来。

“不错,如今幽州黄巾平定,邹都尉最迟三日后必返。”

“恭喜大人!”孙乾没想到刘虞和邹靖的动作如此之快,青州黄巾还在到处肆虐之时,幽州黄巾却已经走到了末路。

不过一想到邹靖即将带兵回返,孙乾不由松了一口大气,借此机会,他少不得要恭贺刘虞一番。

“哈哈哈,孙公佑客气了,待邹将军一回,老夫便安排出兵事宜,你且放心安坐便是!”

刘虞如此说,孙乾当然高兴,心中放下大半的他,决定几日后随邹靖一起返回青州。

毕竟,黄巾一起,各地都不安稳,这一路之上随时都可能遇到黄巾贼寇,还是少乱跑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