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驭下(1 / 2)

对于二十万降人的处置,韩经坚持,即便是陈平也有所动心,他仍然吩咐依计划行事。

看不出,陈平一介文士,初时信奉黄老之学,后来在汉地兼容法家,临机之时,心肠也能猛毒到这般地步!

那可是二十多万条人命,其中难免就有来自阳武县的同乡,果然方士杀人不用刀,全凭满腹的心机与一张嘴。

“哎,寡人一再强调过,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失地存人,人地皆失,人口丁壮于国于社稷的重要性就不必寡人再行赘述了吧?”

“你们都是跟随寡人开国的心腹重臣,大汉鼓励人口的政策旁人不知,你们还能不晓得?”

韩经觉得自己应当多加开导,平复麾下一干重臣的杀气戾气。

人口是第一生产力,虽然这句话无法宣之于口,但缺乏丁口,征丁纳粮都是虚言妄谈。

“吸纳了这二十余万秦国降兵,固然是立足于将来,进一步壮大我军实力,但军需供应也大大增加,如何消除他们在秦军兵营里养成的习气,也是大问题。”

“收留了他们,也就是招惹上了一连串的麻烦,我军将被牵绊在这里,再也不能窥伺秦地、荆楚,如此坐视潜在之敌壮大成长。”

“大王真的甘心?”

陈平再度补充了一句,对于其中利害关系再度阐述了一遍。

此时汉军气势如虹,无论是兼秦并楚,都是压迫性的强大,可战事迁延下去,项梁进了关中,获得攻灭暴秦的大功,天下诸侯畏于汉军将紧密团结在楚国周围,三足鼎立马上转为二强纷争,到那时,汉军又将面临一场苦战。

如果韩经同意范增之议,坑杀二十万降卒,去除了这一时的累赘,灭秦之举是汉国的,甚至空虚的荆楚也未尝不能一鼓而下。

“寡人之意已决,诸位再勿复言,楚军得了灭秦的虚名又有何妨,大汉取实避虚,不仅得了广阔的土地,还免除了秦地百姓的忌恨,如此,又有何不好的?”

陈平朝范增挤挤眼,大王英明果断,不为臣下之言所动,但他的行为不失为仁义之君。

待下以宽待民以仁,有此贤君在位,天下鼎定之日,做臣下的也尽可安心享受宝贵,不必担心鸟尽弓藏的结局。

“况且,寡人也不是全无布置,虚名与实利,到底能占多少,现在还犹未可知呢”

目光透过原野遥望远方,那里也有韩经布下的一枚关键棋子。

田言当家做主的义军队伍一再收缩并非是全无预谋,而她与刘邦的联合也不全然是那般的适逢其会。

“既然大王决意如此,臣等只能照办,一应军政要务,臣等以配合安置降兵为要。”

范增与陈平同时点点头,表示大王的心意,自己已经完全感受到了。

“为了进一步安抚降人之心,加快融入步伐,大王何不真的就在此时封赏他们的昔日主帅章邯为巨鹿侯?”

给死去的章邯封爵,显得对秦军降人别无排斥之意,有将秦地百姓一视同仁的感觉。

“不了,过犹不及,况且,巨鹿侯之爵,寡人已经赏给他人了!”

说罢,韩经朗笑几声,大踏步得离开,留下一干人等面面相觑,相互之间打听起来。

“什么,大王封我为巨鹿侯?”

韩信大营,使者带来的王命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巨鹿之战,韩信行那所谓的围魏救赵之计,横生波折,没想到却是第一个受到封爵之赏的。

“不错,这是王上对韩将军特别的恩典。”

“另外,大王特赐将军割鹿刀,以彰显将军转战千里之功。”

使者的话令韩信诚惶诚恐,一方面他有欣喜之意,另一方面他又自认前番大战有太多的独断专行之处,本以为会遭到申斥,没想到提心吊胆等到的却是这般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