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五章 匈奴冒顿(1 / 4)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4965 字 3小时前

“匈奴?”

“那些蛮夷之人?”

“那些人这些年来多无用,本指望着他们在北方可以给秦国以莫大压力,谁曾想……反过来被蒙恬压制了。”

“连大河沿岸的河套之地都被拿走了。”

“真是一群废物。”

“什么头曼单于,什么天骄冒顿,什么左右贤王,什么二十四长,都是一群废物,坐拥数十万控弦之士,连蒙恬都无法击败!”

“不过,若是他们可以大举南下,给秦国造成一些麻烦,倒是可以做到,就是不知事情是否可为!”

“从匈奴传回来的消息来看,那什么头曼单于的身子不太好,内部也有些纷乱,他们不一定会大举南下!”

“河西之地的乌孙国,也是废物。”

“西域那些蕞尔小国,也是一群废物。”

“乌孙和西域之地,都快成为秦国羁縻地了,匈奴……,无论如何,试一试还是可行的!”

“引入外在的力量,北方的匈奴可行。”

“齐鲁之地的那些人,也非不可能,除非他们忘记唇亡齿寒的道理。”

“咱们倒霉了,他们同样无法得什么好。”

“赵老兄,快说说还有没有其它的主意,还别说……你刚才提的那几个法子,都可以试一试。”

“身边莫不是有高人出谋划策?”

“何有高人,说笑说笑,只是找寻的出主意之人多了一些,主意也就多了一些。”

“别的法子?”

“倒是有……就是有些弄险!”

“一个不小心,我等会有更大的损失。”

“然!”

“若是有成,好处也不可数。”

“弄险?”

“说来看看?”

“我等都在这里,若是可行,当行之,若是真的有风险,我等出出主意,说不定就是好主意了。”

“弄险?”

“刚才我等商议的那么多主意,哪一个都是有些危险的,哪一个都是不太容易做的。”

“赵兄,但说无妨!”

“嗯……,如此,就于诸位一言。”

“诸位可有闻当年江东之地的吴越之事?想来不会陌生。”

“吴国夫差、越王勾践……他们两国在数百年前的争锋可是不少,先是越国被灭,而后勾践二十年隐忍,一朝得良机,攻灭吴国!”

“那些纷争之事且不论,提及那段岁月的那些事,有几个人是无法不言的。”

“那就是越国的范蠡以及文种!”

“二人都是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的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不同,哪位兄弟说一说他们的结局?”

“吴越之事?”

“眼下之事,怎么和吴越之事有关了?”

“吴越之事!”

“越王勾践那些人,范蠡和文种,他们二人的确文韬武略没得说,尤其是范蠡,更是奇谋不断。”

“非如此,也不足以让勾践得到复国之机。”

“可惜,我等现在所缺就是范蠡、文种那样的人。”

“若有那样的大才相辅,我等现在的情形当不至于此。”

“至于二人结局,自然不是什么秘密之事。”

“越王勾践复国成功之后,范蠡功成身退,听说还携带那名女子西子一起走了。”

“留下文种继续在勾践身边,后来……文种因一些事,被勾践所杀,倒是有些可惜。”

“赵兄,怎么好端端提及那些事了?”

“于我等眼下遇到的事情有关?”

“范蠡、文种?”

“和我等此刻言谈之事,没有什么关系吧?”

“非也。”

“若只是言谈那件事,自然无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