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西方山寨货带来的危机(1 / 2)

扶明 话凄凉 2239 字 2021-07-26

赵铭视察两淮煤业,被官府主导的报纸大肆宣传,加上新的开采技术和运输技术运用之后,两淮煤业的股票触底反弹。

不少商人和士绅,亲眼看过采煤机器,还有大大提升运输能力的铁轨后,回去纷纷重仓煤业的股票。

煤业就是风向标,他能实现盈利,把煤运到江南,并制造价格低廉的藕煤,使得江南百姓放弃烧柴、烧木炭,改用藕枚,这一下就打消了市场的疑虑,市场迅速反弹,股票交易便活跃起来。

市场转好,新股就好卖,南京朝廷遂即通过在北方组建大农场,包装上市,立时就融了数百万银元,解决了恢复河北、山东的资金来源。

这样的结果令赵铭比较满意,不仅解决了经济问题,他数年前就开始布局的蒸汽机和铁路,终于也有了眉目。

虽说蒸汽机现在实用价值还不大,除了采煤,对于其它行业而言还是鸡肋,但是只要造出来,逐渐加以改进,过上十多年,必然能够引起巨变。

近些年来,明朝商业发展,海贸做大,逐渐掌握了贸易的话语权。

以前,明朝虽然生产货物,但是贸易的利润,却被充当二道贩子、中间商的西方诸夷赚去。

这几年来,赵铭利用银元结算,还有发展招商船运公司,建立远洋船队,使得原本垄断渠道的西方诸国,失去垄断地位,从而丧失了议价的能力,只能为明朝打工,利润大大缩水。

面对这种局面,西方诸夷,自然不甘心于此。

近几年来,赵铭便发现,西夷来中国的货船,并没有增长,贸易规模停滞不前。

赵铭遂即命锦衣卫搜集信息,才得知西夷不甘心给他打工,为了追求利益,开始仿制明朝的产品。

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西方各国,手工业得到发展。

这其中英国开始生产布匹,还在殖民地尝试种植茶叶,欧罗巴各国都出现了山寨的中国瓷器。

山寨货的威力,赵铭是知道的,或许眼下还不成气候,但是若任由其发展,西方的制造业,必然如历史上一样,取代中国制造业。

这立时就让赵铭意识到威胁。

因为一旦西欧各国的手工业起来,必然会侵占大明在海外的市场,而海外贸易,关系大明经济,还有影响力,赵铭绝对不允许西方山寨货,来与大明争夺市场。

赵铭知道如今正是西方各国昂扬向上的时代,加上掌握海上霸权,一旦手工业形成规模,就能依靠航海优势,挤占中国的市场。

这原本让赵铭有些担心,不过蒸汽机的出现,让赵铭安心下来。

若是,日后大明的商人,与西欧的产品形成竞争,那么谁的产品更好,更便宜,自然就能占据市场。

这样一来,商人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动机就有了,必然会投入资金,来研发新的纺织器械,改进纺织工艺,而如此一来,蒸汽机就有了被需求,被改进的动力。

或许,在赵铭有生之年,便能看见大明提前爆发一场工业革命,然后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打垮西方制造业,使之成为原料供应地。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爆炸的生产能力外,还需要坚船利炮才行。

另外,从淮南煤矿,到寿州码头,这几十里的铁路,虽说是马儿拉着跑,但是也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这只是个开始,只是像世人展示这个东西,等蒸汽机技术积累,能真的装上大车,整出火车来,建立铁路网络,大明国力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因此,赵铭对于淮南之行,相当满意。

明朝这边红红火火,一切有条不絮的进行,国力以看得见的速度恢复和增长,自然使得关中的周政权惶惶不安,从上到下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危急之感。

去岁,赵铭自虎牢关外撤军后,吴三桂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