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申城风云(1 / 3)

朋友一句话,不用多说,深浅一见便知。

魏东也没说任何话,瘦猴想当保安队长,他满足他,不过,两人关系也就止于此处。

几天后,新公司开业,命名“守成投资公司”。

李守义为名义董事长,私下两人有协议,协议声明,公司实际法人是魏东。

魏东也没管什么市场价格,先在股市套现一个亿,剩下放银行质押五个亿。

“东子,五个亿,真的吗?你这么有钱?”

当然,万通地产的事,魏东不想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大伯大姑二姑抢房子的事,让他记忆犹心,不敢再犯第二次错误。

“钱是跟银行借的,是要还的,好好跟我干,我保证迟早你能娶上漂亮老婆,在华府有一处安乐窝。”

真的吗?

李守义惊喜一片,郑重跟他发誓。

“东子,以后我跟定你了,让我朝西绝不向北,放心,我嘴巴死严。”

魏东并不放心,李义守人不错,但也只是他对前世舍不得情义,谈友谊可以,参杂了利益,恐怕不行。

“把公司给我看好,这就是我交给你的重任。”

新公司开张,第一眼投资他盯上了申城。

申城不比华府,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在这里近处可与樱花国,韩城人交往,远的还可以与米国进行交易,海运发达。

凡在申城住过的人,都知道北外滩的海宁路。

第一年夏季,魏东跟瘦猴郭朋贵、矮墩李守义就住在这里。

来申城看一看大世界,当时为了方便,随身还带了一台小卡片机。

短短的几天,游走在繁华申城的大街小巷,随手拍下来所见所闻。

当时的小卡片机可不便宜,是瘦猴花了五百大元买下的,到后来也不知丢到何处?

海宁路此时还是一片贫民区,垃圾成堆,数年后才变成当地热闹的城区之一。

只是魏东对地产并没兴趣,引起他兴趣的是住在这里姓龚的一家地道的本地人。

一家三口,老中少,一个不缺。

年龄大的叫龚柄兰,是一位非常抠门、能掐着指头,算到你骨头里的老太太。

中年人叫龚昌林,在给一个外来户当司机,有至少二十年驾龄。

下面还有一个孙女,或叫龚小慧。

一家三口开了这家靠街的小笼包子铺。

魏东认识龚小慧,只是去吃小笼包的时候。

有一次,三人都失业了,混到中年饭没吃,晚饭也没着落,前心贴后心。

瘦猴一人不知跑哪去觅食,他就跟李守义站到小笼包子铺前。

没忍住,叫了两屉沾上油水就吃,肚皮混个半饱,意思跟老板谈谈,借机在后厨混个差使还帐。

没成想,老板娘龚柄兰操了一水的申城话,就骂大街,找来街道逼迫要还钱。

“小赤佬,夜尿蛋的,装无样,触霉头的,别想装无样!”

街道办主任也来了,面孔严肃,跟审犯人一样,什么话都跑出来了,好多年没被人这么数落。

作为申漂一族,刚毕业没多久,脸还是要的。

魏东怒而不语,李守义虽然咱得哆嗦,怕被抓,还是陪着魏东一起挨骂。

这老太太象下大雨,不知憋了多少放,“缺西”、“腻惺”、“寿头”雨点般砸下来。

当时魏东忍不住,就要冲上去撕破那张嘴,突然,后厨探出一个十七八岁小女孩的脑袋。

“奶奶,算了,他们外地生,在后厨帮两天,费不了多少,是不?”

算是终于有说人话的,小姑娘鸭蛋脸,长了一双可爱的大眼睛,让人有一种想上去掐一下的冲动。

小女孩说话,老太太的气象瞬间止了,赶紧叫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