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这意思可真有意思(1 / 2)

张无忌又道“其实我倒有个办法。”

俞莲舟和张翠山二人大喜,异口同声道“无忌,你有什么办法快说。”

“反正大家只想找到凶手,具体凶手是谁也没人知道。那就栽赃嫁祸,把这件事推到别人头上不就完了?”张无忌道。

本来还以为张无忌能说出什么好主意,没想到他就说了这么一个下流无耻的注意。

张翠山大失所望,“无忌,我平时教你的做人之道都被你当成耳旁风了吗?栽赃嫁祸这等小人行径不是君子所为。无忌你记住,举头有三尺神明,脚下是十殿阎罗,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良心。”

张无忌对这些大道理却不以为然,在后世,人类连月亮也去了,哪里有什么神仙?只是这些东西他不能讲出来而已。

看来还是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无忌不慌不忙得问“论恶劣行径,这世间还有比杀人更过分的吗?请问二伯,爹爹,你们俩既然都是江湖有名的武当七侠之一,可曾杀过人么?”

俞莲舟道“无忌,死在二伯手下的,没一个好人。不是作奸犯科,就是拦路越货,哪一个手下都血债累累,我杀他们是在为民除害。”

张翠山道“无忌,如果杀的是恶人,那就是做善事,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张无忌道“我懂了,负负得正。杀人是恶劣的行径,但杀坏人不是。一旦对象变成了坏人,杀人就成了匡扶正义。对坏蛋干的坏事都成了好事是不是?”

“没错。”张翠山道,“只要是惩奸除恶的事情,都是大快人心的善举。”

张无忌道“那栽赃嫁祸不也一样么?只要找那些恶贯满盈,死有余辜的人就是了。如果对恶人做恶事就是在做好事,那么给恶人栽赃嫁祸就是最大的好事,反正他们身上也不缺这么一两件罪状。”

俞莲舟和张翠山二人终于弄懂了张无忌的花花肠子,绕了半天原来是这上面。

杀恶人是行侠仗义,这是行走江湖的默认准则,谁也没有细想过。至于栽赃嫁祸,总感觉不符合侠客之道。不过细想起来,无忌所说的话也有道理。

二人甚是纠结,左右为难。

俞莲舟道“栽赃嫁祸始终不是君子所为,即便是推给恶人,也良心难安。”

张翠山也和俞莲舟是同样看法,道“无忌,此事休要再提。”

“二伯,爹爹,说到底,你们不敢这么做,只是怕自己的良心难安。就为了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而这不敢坐那不敢做,未免也太自私了吧?”

张无忌继续说道

“难道我是为了自己吗?我是为了太师父和武当的颜面。为了太师父和武当,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是受万人误会和唾骂,我也会一往无前。如果一个人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便不顾孝道人伦,便不顾门派尊严,那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张无忌这话铿锵有力,还搬出了孝道。按他所说,好像不按他说的去这盆污水泼在别人身上,俞张二侠便连人也做不成了。

俞莲舟听了这话,感觉这其中的道理怎么想怎么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只能说“归根结底,君子坦荡荡,做过的事情就该承认,不能推到别人身上。栽赃嫁祸始终不是君子所为。”

张无忌道“佛曰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既然这事儿不是君子所为,那就让我这个小人来做吧。反正我才十岁,离成为大人还有好几年。”

张无忌在这里故意将小人说成了小孩的意思,倒让俞张二侠哭笑不得。

俞莲舟道“还是回去将此事禀告师父,听听他老人家怎么说。”

“好,那这事先不提。”张翠山摸了摸张无忌的头,“无忌,飞燕是都大锦的遗孤,如果你能娶了她好生照顾,也算是对龙门镖局灭门一案有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