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书房夜幕(1 / 3)

慕初然如何也不能明白,昔日如此高风亮节的段府,为什么如今世子浪荡风流,郡主假清高真故作。

纵使他贵为九五至尊,此刻也有些戚戚。如果这种境况是由于国戚盛名之下的空壳难负,那么倘若自己给予段家一个机会呢?

奉国来访这种关乎到两国邦交的如此盛事,本来就应该有皇亲参与主持,之前由于段衡一直不愿意参与政事,朝中又无合适人选,慕初然也就没再做强求。

眼下奉国使团即将到达皇都,慕初然本来是准备让鸿胪寺卿沈苏杭全权负责此事。此刻段衡的生性与沈苏杭甚是相似,二人或许志趣相投也未可知。就算做不成至交好友,也终究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摩擦。

此时作出以上猜度之后,慕初然心下主意已定,便不再犹豫了。不然拖到明日早朝,又要听那些子朝臣们争论一番,耽误事情。

描金的宫碗被慕初然顺手搁置在一边,起身回了案前便拟了道让段衡主持接待奉国使团、沈苏杭从旁协理的旨意。考虑到段衡是不来上朝的,慕初然特意吩咐刘公公明日去安王府上宣旨。

一番铺垫皆已落定,慕初然脑子里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略微松了些许。此刻他也觉得有些乏了,命刘公公熄了灯带着宫人们退下,准备就寝。

御书房内一下子暗了下来,慕初然纵然疲乏,却因刚用了一碗燕窝粥一时之间也没什么睡意。正巧从榻上能够望见窗外一角星辰,慕初然干脆就躺在那上面看星星。

恰在此时,窗外一阵子夜风拂来,仿佛挠到了慕初然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慕初然先前觉着段衡只顾着消受一番美人恩,却并不知晓他如此风流纨绔,又是否爱过哪个人。回望着自己的这些年,不论是彼时少年帝子还是如今君临天下,仿佛不曾爱过谁,连一丝特殊的喜欢与在意都没有。

宫中确是大殷权力的巅峰,连带着这里的每一丝人情也都容易带着对于权力的热衷与疯狂,这是皇家最为忌讳的。慕初然虽然身在局中,也都看在眼里。

记得当初自己第一个有些许依恋的人是自己的奶娘嬷嬷,母后身份尊贵,是不会亲自喂养自己的。她代替母后养育照顾自己七年,当年自己也是年纪小,不懂得真正保护她,竟然直白白地表现出亲近她更甚于母后。

这样对于皇子有直接影响的人多半不会落得个好下场。后来母后果真随意寻了个借口,赐了她一条白绫。

自此以后,慕初然对于女性仅存的一点依恋也随着嬷嬷的去世消失殆尽。那时年幼的他缺的一直都不是什么照顾,而是一位母亲对于儿子切切实实的爱,这是母后当年吝啬分享的。

而如今,他贵为一朝天子,缺的自然也不是女人,而是一份真挚诚然的爱情。慕初然明知道不可能有,也还是在以一个君王的权力排尽万难维持着自己观望的态度,努力推迟纳妃那一天的到来。

可此刻想起来令慕初然自己哭笑不得的,便是竟然有人送了十二位美姬给他。想起来那人闲情淡淡、气定神闲的模样,自己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后来玩心大起,就在这御书房内好生捉弄了他一番。说起来那人男生女相,骨相也很是秀致,当时与身后那十二位燕环肥瘦的美姬站在一起倒也不输什么,竟令自己一时间有些异样的情愫。

慕初然多年来深知人言可畏,只那戾气便能化为利剑要了人的命,可自己还是控制不住地想要看见萧何。

世间常道男女大防,并未曾听过有什么别在心头的男男大防。慕初然笑道,许是自己想得太多,萧何既是朕的翰林院选侍,为尽臣子的本分,自然是要时时刻刻跟着朕的。有没有情分,又有什么要紧?左右不过是几分君臣薄义,今古空名罢了。

慕初然看着那轮月儿,便想到那人的一身瘦骨。满脑子挥之不去的身影扰得自己心猿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