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远行(1 / 2)

玫瑰与百合 媛媛悦悦 3099 字 2020-01-30

阿翔的父亲老汉带着老伴离开了村子,他们想去外面走走,把儿子的学校作为他们长途跋涉的目标,朴实的村民们依依不舍的给他们送行,老两口子盘算着将仅有的00元钱,作为他们最后的盘缠,非紧急时刻不能动。

沿着铁路线缓缓的行进着,两个蹒跚的身影踩着苍茫的大地,夕阳撒下余晖。一双风尘仆仆的双手捧起潺潺流动的溪水一饮而尽,饥饿地沿街乞讨,一路走来,带着乡土气息来到陌生的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丛林,整洁的柏油路,俊男靓女,灯红酒绿。

老伴好奇的对老汉说“这城里新鲜的东西太多了,想吃啥都有?诺大的超市人家连个服务员都没有,进去就拿,拿完直接就走了。好像不要钱似的。你说咱拿是不是也不要钱呀?”

老汉微微一笑,调侃地说道“你这老太婆,想得美呀,是不是又饿了?人家可是刷脸结账呀,实名制捆绑的银行卡,自动抵扣的,哪能不要钱呀,那不成抢劫了么?”老伴听完后点点头也笑了。

老汉则哆哆嗦嗦地从破碗中拿出刚刚人家可怜自己给的一元硬币,买了个烧饼,看着老伴大口小口津津有味的吃着。还不忘叮嘱老伴慢点,别噎着。自己的肚皮咕咕直叫,心中暗想,再忍忍,能扛一会儿是一会儿。要点钱不容易。

其实在这些城市中与他们同样职业的人还很多。这些以乞讨为生的演员们变换着花样,将新鲜的创意和点子融入到自己的职业中,有的将胳膊穿在衣服里只留两个空袖子装残废。有的拿来松下低音炮和麦克风临街打把势卖艺一展歌喉。还有的让自己的同伴直挺挺的躺在路边装死,自己拿个瓷碗乞讨求助。方法甚多,层出不穷。有的干脆把自己的二维码打印出来,放在破瓷碗的旁边,以免人们以没零钱为由拒绝支付,手机扫码、银行转账使乞讨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在这个城市侮辱人智商的地方太多了,真有拿人都当神笔傻二的。乞丐们也不想想,能买得起音响、拥有手机和网银的乞讨者鬼才信他们是真的还是假的。倒是老汉和老伴既不需要精心地打扮更不需要刻意地掩饰。彻彻底底原生态,一点科技含量没有,倒容易让人们同情与怜悯。

这老两口子的生意着实火爆,让同行们眼红嫉妒起来。假乞丐们开始实施抢劫了。老汉和老伴的年岁都大了,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自己又是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哪里还敢惹事儿呀。只得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搞游击。

夜晚,风刮得紧,老汉将自己的破旧外套脱下裹在老伴身上,自己冻得直打哆嗦。漫长而寒冷的夜该如何度过呢。还是老汉机灵,他发现了一个无比温暖而舒适的小家。

自动取款机的小屋干净而整洁,暖色的瓷砖发出光泽明亮的光芒,电镀推拉门关得严严实实。电子屏幕上时时会有操作的语音提示。虽然有些吵闹,但那两双疲惫而困倦的眼睛早已不由自主的合拢了,昏天黑地地睡到了天亮。

老汉从睡梦中醒来,取款的人们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这两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更有甚者,用手指指点点,并对自己的孩子说“知道为什么让你好好学习了吧?这就是不好好学习的下场。离他们远点,当心别传上虱子和跳蚤!”

人们取完钱匆匆离去,像耗子见了猫,唯恐躲之而无不及。在老汉的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不是阿翔,而是自己心爱的老伴,从年轻时就跟着自己受穷,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脏活累活抢着做,到了到了还得跟着自己百年漂泊,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想想,老汉就心酸。他赶忙起来看看旁边的老伴。只见老伴安详的平躺在明亮的瓷砖上,一动不动,脸色纸一样的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老汉下意识的用自己布满褶皱的老手推了推,没有反应。然后他一边喊着老伴的名字一边用力的又推了几下,还是没有反应。老汉迅速来到老伴的近前,用手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