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九章:一直存在(1 / 2)

这就给了两人空间,也是各自的爱好与兴趣所在。若是都让对方包办了,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很快,朋友圈有回应了。

居然是来自吴丽的评论“我的阿姨就是在河东市场卖菜的,怎么了?”

杜清和立马回复“能带我去认识认识你阿姨吗,我想当面了解一下行情。”

吴丽的回复也很快“对哦,你是开餐厅的,早知道叫你去帮衬我阿姨的生意了。”

见杜清和一脸轻松的模样,杨莹一边开车,一边问道“这么快就解决了?”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出马!”杜清和一脸自恋地说道。

杨莹摇了摇头,却没有什么评论。

车子回到市区后,直接转入了河东市场,把车子停好后,杜清和看着有点乱糟糟的市场,里面还有一点腥臭味道传出来,于是对杨莹询问道“你也要跟着进去吗,里面的味道可能不太好闻?”在杜清和心中,杨莹就好像个不沾凡尘的仙子一样,怎么可能到市场这种地方来?

杨莹却奇怪地说道“这有什么啊,小时候河东市场更加乱,那会我就经常跟着奶奶来这买菜了。”

好吧,这确实是实情,潘州这几年比较好的民生工程,就是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把市场都整改了一遍。杜清和不敢说好还是不好,但市场整洁美观有序了,这是眼睛可见的事实。当然了,也断绝了一些小菜贩的生存之路,以往那些小菜贩,拿一杆秤,拿个麻包袋把蔬菜瓜果往地上一摊,就是一个小摊了。现在不行了,你要是敢这样摆,城管分分钟焦作人。

潘州的城管,每天都会在这些市场周边转悠着,敬业得不得了。

这不,刚刚停车的时候还见到城管的车辆在一旁停着,一个城管拿着大声公,努力地维护着秩序呢。

城管这东西,据杜清和所知,中国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到了唐朝时,坊和市是分开的,所以有“监市”来监督市场的规范与否,宋朝也有“街道司”行使类似城管的职权,明朝有“五城兵马司”……所以说,城管是中国城市管理的优良传统,你可以反感,但对方是会一直存在的。

看着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被“赶尽杀绝”之后,市场的环境确实好了不少。最起码,污水横流、垃圾乱丢的场面不见了。

“变化挺大的。”杨莹有些感慨地说道,“以往这里,都没这么整洁。”

“时代在发展嘛……78号摊位,在前面……是这了。”杜清和抬头一看,果然是一个四十多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请问,你是吴丽的阿姨吗?”

这个阿姨也挺意外“你是阿丽介绍过来买菜的吗?来来来,阿姨给你打个折,这都快收市了。”

确实,现在都下午快六点钟了。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不是,阿姨,我是想问问,你平时是怎么进货的?”

“你是同行啊?”这个阿姨有点意外。

杜清和腼腆一笑,说道“不是,我在高(ga)州那边弄了二十多亩地种有机蔬菜,就想打开销路而已。”

这个阿姨把戒备心渐渐去了,才笑道“原来是这样,小伙子可以啊,能耐得住辛苦,到农村去创业。其实啊,你根本不用发愁,只要你晚上十一点左右,把菜运到河西市场那边,就会有人过去进货的了。只要价钱合适,肯定能卖出去的。”

“那商场呢?他们也是这样进货吗?”杜清和有点意外,要知道他家离河西市场挺近的。

“好像也可以从你们那进货,但需要你们三证,就是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好像现在是三证合一了。还有一个是产品质量合格的证明,也就是农残检验报告。”这个阿姨很善谈,大概是做惯生意的缘故。

杜清和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