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鹫翎(一)(3 / 4)

蚍蜉传 陈安野 3322 字 9个月前

有一足则是从未料到的变数——从川东插足川事的湖广提督赵当世。如何应对这四足分立的情况,正是他们今日相距要讨论的主旨之一。

“龙文光、张献忠倒还好说,只这赵当世,应付起来,大大棘手。”龙辅皇连连摇头。

侯天锡咬牙道:“赵当世投机取巧,披上一身官皮,到底是贼寇,其心难测。他早年两次入川,哪一次有好事?”可以说,侯天锡之所以甘于忍受邓若禹等人的冷嘲热讽坐在这里,主要目的就在赵当世。他的父亲死在赵当世的手里,并致使他侯家在川北的势力一落千丈,他日思夜想无一不是手刃仇人报仇雪恨。但仅凭他自己又没办法对赵当世抗衡,自然只有捏着鼻子与川北诸将抱团。所以他虽为永宁镇参将,却从不回去川南,而是始终驻扎在保宁府与曹勋联营。

曹勋脸色同样很难看,他是广元县利州卫的世袭卫所官,但很早就带兵外任,即便妻儿父母都跟着他移住到了外地,可仍有些亲戚留在老家。赵营第一次入川时攻克利州卫,他的好些留守家人都受到迫害侵犯,亦怀仇恨,遂与侯天锡投契。

朱化龙捏掌成拳,指节咔咔爆响,道:“一日为贼,终身为贼。赵当世实为官贼,打着剿贼的旗号入川,必怀不轨之心。”他其实也说不清赵当世就抚后干过哪些恶事,但认定了赵当世带兵到四川是为了染指四川,利益攸关,自然仇视。

不单他,杨展、龙辅皇等人纷纷称是,四川这块肥肉岂容他人觊觎,无论私仇还是公敌,赵当世在这些川北系将领的眼中都是强有力的威胁者。一时间众说纷纭,都是在痛斥赵当世的恶行,好些并没有确凿证据的传言,甚至还出自当场的杜撰编造,但他们无人深究、也无人在乎真伪。针对赵当世,只要说出口了的话,他就愿意相信是真的。

旁听着的赵光远听他们越说越离谱,心生不耐,轻咳两声提醒道:“诸位兄弟,无论赵当世派兵到四川为了什么,咱们也需早点拿个主意。”

曹勋点头,伸手制止住了唾沫横飞正说到兴头的其余人等,洪声道:“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四川之乱,全因献贼而起,我看在献贼未灭之前,我等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杨展道:“老曹说的有理,照献贼的行军路线,只要没打下成都府,我川北便能太平无事。不如坐山观虎斗,先让献贼和龙文光、赵当世斗个你死我活,我等则养精蓄锐,择机进取。”

侯天锡担忧道:“若龙、赵二人联手,献贼未必是对手。”

邓若禹点头附和道:“是啊,一旦龙文光聚兵坐守成都在前头挡着,赵当世兵马在后紧追不舍,献贼受到夹击,胜算不大。”利益面前,敌友重新划分,不知不觉间,他们居然开始为张献忠担心起来。

“这倒未必,献贼积年巨寇,当初杨督师会四省之兵十面埋伏,尚无能为力,纵然处下风,龙文光与赵当世未必能将他彻底荡平。”曹勋沉吟着说道,“只要献贼一日不死,成都府附近就无宁日,龙、赵都要被拖疲。敌疲我锐,实力此消彼长。”

杨展道:“此言甚是。这里头还有个好处,不知诸位想到没有?”

“什么好处?”众人皆道,他们均知杨展素有谋略。

“赵当世说到底还是客将,我等都视之如豺狼,更何况总揽一省的巡抚衙门。献贼强,龙、赵自能同心协力,协力剿贼,可要是献贼弱了呢......嘿,里头可大有文章好做。”

众人闻言,各自微微点头,曹勋道:“此正为制衡之术。如何将四足变为三足,再将三足变为两足,乃至我川北一枝独秀,还需诸位同仇敌忾,携手谋划。”

杨展应道:“正是,此事不能急,要一步一个脚印,稳稳着来。如在林中猎鹿,必须耐心观察,抓住每个节骨眼的机会。”又道,“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