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2 / 3)

寒门状元 天子 5280 字 2019-07-22

,但实际操作还是会有所偏差,如果真有内阁大学士下令开启城门,也没谁敢阻拦。

朱厚照不明就里,以为隋仲有意与他为难,生气地说“隋将军,本宫是看得起你,才让你打开城门,调拨兵马随本宫出城……你抗命不遵的话,信不信我这就革你的职,将你配充军?”

朱厚照威胁人的手段一套一套的,包括揣摩被威胁人的的心理等等,基本是从沈溪那儿学到手的。

朱厚照这一生气,隋仲很无奈,心想“我在正阳门拼死作战,好不容易立下功劳,却要将我配充军?充哪儿去?难道是西北边陲苦寒之地?太子平日里说话很有见地,为何今日一再对我施压?”

隋仲本身对朱厚照颇为恭敬,但随着朱厚照胡搅蛮缠,他不由觉得太子心智还不成熟,甚至可以说很幼稚。

隋仲单膝跪地,痛哭涕零道“太子殿下明鉴,京城防务乃当前重中之重,微臣只是正阳门守将,实在无权开启城门,请太子往兵部一行,得兵部公文后,再行往后军都督府问询……若太子出城,微臣愿以死护送!”

于情于理,隋仲都不敢答应朱厚照出城的请求,但话却说得漂亮,目的是换得朱厚照的体谅。

朱厚照在正阳门城头大雷霆,可惜无济于事,最后愤愤不平地说道“你等着,本宫这就前往兵部,到时候不但要打开城门,还要撤你的职,将你配……打你的军棍,看看谁以后还敢不听本宫号令!”

朱厚照从正阳门头下去,自然没有傻傻地去兵部衙门,而是往西直门而去。他在京城熟悉的城门不多,但因西直门跟正阳门两场大战,令他跟西直门和正阳门的守军将领混熟了,正阳门这边出不去,他准备去西直门那边碰碰运气。

……

……

紫荆关外,沈溪兵马驻扎已逾一日。

沈溪在等紫荆关战报传来,从道理上来说,鞑靼人这次撤兵匆忙,已经不太可能在大明国土久留,所以鞑靼兵马应该不会盘踞紫荆关太久。

只要鞑靼人撤出紫荆关,林恒和王陵之所率兵马,便可以尾随而入,顺理成章接管紫荆关防务。

否则的话,林恒和王陵之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因为沈溪军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缺粮,而是缺乏攻城器械,此外彼此兵力也不对等。

尽管沈溪手头有火炮能用于攻城,但要拿下紫荆关这样的要隘,即便是从内关起进攻,也是困难重重。

临时赶制攻城器械时间上来不及,而且朝廷已下达撤兵诏书,如果还执意攻打紫荆关,很可能得胜也讨不了好,所以沈溪很“识相”,干脆按兵不动,等候紫荆关进一步的情况后再决定是进是退。

在这问题上,谢迁完全站在沈溪的立场,没有催促他马上回京。

谢迁睡饱之后,又享用过美味的马肉汤泡饭,这才来到中军大帐,跟沈溪来了个秉烛夜谈,将沈溪出兵开始所有细节都盘问清楚。

谢迁生性谨慎,生怕对沈溪这一行遭遇事件不了解,请功的时候被人质疑。

“……沈溪,你能带兵勤王,解西直门之围,也算是造化,但你说的土木堡之战……照你这么说给朝中人,谁会相信?”

谢迁对于沈溪说的别的都不质疑,唯独对沈溪一系列战事下来的战果之大,产生了疑虑。

沈溪思度了一下谢迁的意思,问道“阁老之意,不想让在下将军功报全,干脆少报或者不报?”

谢迁点头“老夫就是此意!”

沈溪没想到谢迁在对待最终战果的问题上如此畏畏尾,明明想帮他争取军功,结果却不让全报,为的是让朝廷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沈溪道“谢阁老,学生取得的战果,都有据可查,甚至鞑靼将领中有部分战俘目前便被拘押在隆庆卫,为何要少报或不报?”

谢迁道“沈溪,你可知,你这次